繁体
首页

第五章 心理圈循环中的细节(2 / 3)

后发覆盖让人们迷失。一次次的后发覆盖,让人们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五节 目标偏移

目标偏移有两种,一种是后发覆盖带来的。既然我们忘记了原来想要消除的是哪种焦虑,那么我们就会把消除后面的某种焦虑当作目标。而以后又会有后发覆盖,因此就又会把更新的焦虑当作我们消除的目标。这样目标就一再偏移,离最早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另一种是前面的焦虑,我们还记得,但是我们认为必须实现一些条件,才能解决前面的焦虑问题。而为了实现这些条件,我们还需要另外一些条件,于是目标也就偏移得越来越远了。当然,这种情况下,最后也常常会忘记自己最初想要干什么。

比如我们需要一把椅子,想要自己来制作。为了制作椅子,需要一些木头,于是我们想去砍木头。为了砍木头,我们先要找到斧头。这时发现斧头不够锋利,于是找磨刀石去磨斧头。然后我们到别的房间找磨刀石。到了另一个房间,发现工具柜锁着,于是又去找钥匙……这时目标从椅子转移到了钥匙。

钥匙找不到,于是我们去找人帮助开锁。会开锁的是一个小偷,他说如果认他做师父,他可以教我们开锁。而认他做师父,必须先拿东西孝敬他。他想要我们送他斧子。而如果我们忘记了自己最初是要干什么,就会把斧子给了小偷。后来小偷教了如何开锁,而我们也终于进到了那个房间,我们很开心。不过,我们到这个房间来是要干什么的?记不清楚了。回忆一下,似乎是要找磨刀石。找到了磨刀石,我们找点什么东西磨一磨呢?

于是我们去找了一把刀……

很多人的生命就是这样度过的,一生不断地追求,但是最后做的事情也许完全不是自己最初想要的。

目标偏移就是迷失。

目标偏移后,有的人不认为自己的目标偏移了,他认为现在他所追求的,就是他想要的。这种人会更坚定地追求现在看到的目标,但是当他达到了目标之后,会在检验阶段,发现自己并没有感到满足,心里有一种“空空的”感觉,焦虑也几乎没有减少。这会让他深感迷惑,为什么目标实现了,自己却并不满足呢?为什么目标实现了,心中还是那么不安呢?他也许会认为,这是因为目标的实现程度还不够,如果目标是挣钱,那么他就会去挣更多的钱。如果目标是当官,那么他就努力去爬上更高的职位。但是进一步的目标实现,带来的还是不满足,于是他就会继续追求更多……也就成了所谓的“贪得无厌”。

有的人意识到自己目标偏移了,但是回忆不起自己原来的目标了,这种人会迷茫而且焦虑,于是他就会慌张地开始做别的事,试图找到一个目标。但是这个过程中他一直会有空虚感。这种人可能会成为那种玩世不恭的人。

各个不同的“界”,就是根据目标偏移到了哪里来区分的。在界总的来说目标偏移不大,因此还在做那些减少存在焦虑的事情。营界目标已经偏移得较多了,他们不是在做减少存在焦虑的事情,而是在争得一些条件,他们认为有了这些条件他们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而在条件没有得到之前他们是没有办法去做那些事情的。到了守界,他们连条件都不争取了,他们只想让自己好受一点。而最后的溃界,目标只是希望巨大的痛苦能消失,而且他们对实现这个目标都已经失望了,所以有些这个界的人已经没有了目标。

如果有人意识到了目标偏移,也能记得自己最初的目标以及偏移的每个步骤,那么他还有机会回到自己的根本目标上。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谓的“不忘初心”的人。

第六节 认同

认同是认知中的一个基本活动,它对人的心理影响非常大。认同的基本操作就是:认为某个事物是属于什么。

认同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关于“什么是我”的认同。当人们在心里认为“我是男人”“我是有钱人”“我是一个聪明人”等,这就是他们在认同男人、有钱人或者聪明人。

当人们把“我”认同为“男人”后,他们看待“我”就和看待“男人”有了一些一致性。“男人是有力量的,我是男人,所以我应该有力量”,人们的认同影响到了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同样,人们对别人的认同,也影响到了他们对别人的期待等。

改变认同,就可以深刻地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心理学中可以用广义的催眠方式来影响别人,如果改变了别人的认同,就会影响别人的心理和行为。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个例证:当教师真心相信某个学生是有潜力的,当教师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表达了这个信念,而学生相信了教师的这个信念之后,学生就会把自己认同为“潜在有能力的人”,从而按照有能力的人的方式行动,以至于不久后真的成了有能力的人。

其实,认同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认同之中潜藏着一种假设: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固定的品质,固定的人格类型。如果一个人属于某种人格类型,就必然会有这个人格类型所具有的那些特点。实际上,人是无限可变的,并没有固定的所谓“类型”,只不过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某种人之后,他相信自己会表现出某种特点,而他也就真的这样做了,从而显出了这个特点。

第七节 自我

在循环的一开始,人就相信有一个“我”,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和证据,这个时候的人也完全不知道这个“我”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随后当证明有“我”后,人就开始在自己的心中创造一个更具体的“我”的形象,一个有某种样子的我。

既然相信有一个我,这个我有某种样子,那“我”是什么样子呢?在一圈又一圈的循环过程中,人会寻找这个答案。

人会把发生的一些结果归因于“我”,从而给“我”赋予了一些特点。

比如,“我×故我在”所以需要东西填充这个×,这个×是什么本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

但是当人任意选择了某个×之后,他会觉得“我是和×联系到一起的人”。

“我看故我在”,之后这个人就会认为“我是一个观察者,我善于看,我适合在看中生活,如果我选择职业适合做摄影师等”。

“我思故我在”,之后这个人就会认为“我是个思想家,我聪明,我适合做哲人等”。

“我爱故我在”,之后这个人就会认为“我是个重感情的人,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等”。

在营界追求成功的时候,如果这个人得到了比较多的成功,他就会认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或者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如果失败,他就会认为“我是个不幸的人,或者我是一个无能的人”。

在各个具体的方面,他也会得出关于“我”的许多结论:“我可爱”“我胆子大”“我方向感强”“我记忆力好”“我乖巧”,或者“我笨拙”“我爱生气”“我就是喜欢偷东西”等。

由于营界追求成功,因此对“我”能力和资源方面的评价非常多。积极的评价主要是“我有某种能力”或“我有某种资源”,而消极的评价就是“我能力差”或者“我缺少资源”。

心理学家有一个术语叫作“自我效能感”,就是指的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认为自己有能力,就是自我效能感强,相反就是自我效能感差。

在守界追求的是减少痛苦,但是痛苦不可能消除干净。因此这个阶段重要的是“我的痛苦来源是什么”,这个阶段的人,找到的是自己的“病”,比如,“我胆子太小”“我太善良容易被人骗”“我总是很倒霉”。

而到了溃界,自我已经崩溃了,关于“自我”有什么特点,人们反而又不知道了。他们只知道有我,而且这个我被伤害,很痛苦。

第八节 内或者外

当人们认为有一个“我”之后,随即就会有“内和外”的区分。内就是“我”内部,外就是“不属于我”。区分内外的那个界限,就是自我界限或自我边界。

在认知中,区分“内或者外”的影响很大。当我们把某个东西看作是“内”,它就会影响自我观念,会让我们觉得对此应该可以控制,而且会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东西要负责。如果看作是“外”,则会觉得它和自我无关,我们不容易控制它,而且我们不能对它负责。

在循环的第一个环节,焦虑多被归于内部。人们会把感受到的焦虑,感觉为“我焦虑了”。然后,才会产生减少焦虑的欲望。不过,和母亲共生的孩子因为和母亲之间的心理界限不清楚,有可能会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母亲身上,成为母亲身上的“恶”。在守界有些人会发展出一种策略,通过把自己的焦虑看作是别人的,好让自己感到舒服一点。溃界的人,区分内外、分辨自我和非我的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了,所以他们也常会把内部的焦虑,看作是外部的威胁和邪恶。如果焦虑被归于外部,那么这个人不会有“减少自己的焦虑情绪”的欲望,但是会有“避免外来的恐怖危险”的欲望,内外不同但是从量上看是一样的。

策略这个环节,内外的区别在于,一个人是自己思考并发展策略,还是寻求外界给予策略。自己思考策略者,可以说是更加独立的人;而寻求外界给予策略者,则有一定的依赖性。自己思考策略者,需要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可以思考分析,判断什么样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并且设计出相应的整体的策略。另外,自己思考策略者,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选择和决断。因为可行的策略不会是唯一的,而不同的策略效果会不一样,甚至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选择和决断需要勇气。寻求他人提供策略,让人感觉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找到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策略。但是,这需要对他人能够有足够的信任,能相信这个帮助者真的会对自己好,并且也真的有能力找到好的策略。有些人甚至希望他人不仅仅提供策略,而且还代自己选择和决断——这样会更加容易,但是这会让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损害。因为如果策略和选择都是别人的,那么一个人自己的“我”就体现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