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六章 各个环节的细节(1 / 3)

对世界的种种认识,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策略、计划和行为方式。在世界上,对人最重要的是他人。因此,对世界的信念中,最重要的是对他人的信念。一般来说,人对他人最关心的是,他们对我的态度是友善的,还是敌意的,诠释环节中对这一点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 焦虑环节

在每个焦虑环节开始时,负担着前面各圈积累的种种焦虑能量。前一圈的诠释决定了人把这些能量看作是对什么的焦虑。

1.焦虑是一种不适

不管看作是什么焦虑,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焦虑是一种让人不喜欢的感受。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驳:“不,有的时候有些焦虑是让我喜欢的。比如当期待着一次冒险的时候,那种焦虑紧张我就挺喜欢。”但是深入去体验,你就会发现这种时候,焦虑本身也并不好受。只不过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一定信心的时候,他会预期冒险将会成功。他想到当自己成功的时候,焦虑就会散掉很多,自己会在未来成功的时候,体会到焦虑散去的那种释然的感觉。这种预期使得他高兴,他喜欢的是这种预期所带来的喜悦,而不是焦虑。只不过当焦虑和这种预期所带来的喜悦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他误以为自己喜欢这种焦虑。这就仿佛一个病人看到医生拿着针走过来,感到开心。那并非他喜欢被针扎,而是想到注射了之后病会减轻而已。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焦虑呢?可能还是因为怕被戳穿“我存在”的谎言吧。那为什么人们一定要认为“我”存在呢?为什么就不能承认“我”不存在呢?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说,就简单地说成这是人的一种最根本的固执吧。没有道理的,借用《大话西游》的台词:“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同样,“爱我自己需要理由吗”?没有理由,但就是这样做了,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执着地相信有“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自由意志。

2.焦虑的内外归因

前面我们说过,焦虑可能会被归于内在,也可以被归于外在。当归于内在的时候,焦虑是“我不舒服”“我难受”“我烦恼”“我痛苦”这一类的感觉;归于外在的时候,焦虑被看作是一种外在威胁,是“你们太坏了”“你们要伤害我”“你们太可怕了”这类的感觉。

当内外的界限还不是太分明的时候,人可能会把内部的焦虑看作是外部的,也有可能会再一次把原来看作是外部的“坏”重新看作是内部的。如果人没有目的,只是单纯地内外有些混淆,那这个过程只是发生在焦虑环节。不过有的时候,人会为了好受一点,作为一种策略而把焦虑外投或者内投,那就是发生在整个循环中的一个过程了。客体关系学派的克莱因就总结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小的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边界还不分明的时候,当婴儿内部的焦虑很强而难以忍受的时候,婴儿会把这个焦虑外投给母亲。于是婴儿会觉得我自己好,但是母亲坏。这个“坏母亲”会威胁或伤害自己,像个可怕的女巫。这样,他内部感觉好些了。但是副作用是,外部有了一个可怕危险的“敌人”。为了减少危险感,孩子后面会把“坏”内化进来——“母亲对我坏,是因为我做了坏事。如果我不坏,母亲就不会威胁到我”。这种做法的收益是,孩子有了一种“可控”的感觉,如果控制自己不做坏事,就可以不受惩罚——或者说,如果不做某些事,就可以不感受焦虑——但是,随即他会发现实际上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能自主的“我”,于是焦虑又出现了。而为了减少这个内部焦虑,他就又可能外投,然后再内投……

云南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讲的是某个恶魔占有七个姑娘,后来姑娘们用恶魔的头发勒死了他。恶魔的头掉在地上,然后就着火了。必须有人抱起这个头,火才能暂时熄灭,但是抱着这个魔头会引火上身,于是几个姑娘必须交替地抱着魔头,并且用水不断浇灭头上的火。“执着有我”就是这个恶魔,而那个着火的魔头就是焦虑。传来传去,但是焦虑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交替存在。我们上面所说的过程中,焦虑就是在孩子和母亲之间不断传来传去。或许我们可以换一句话说,像一个永远也不会凉下来的烫手的山芋。

如果我们不喜欢焦虑,但是完全没有想到或者意识到,我们有办法减少这个焦虑,那么焦虑就不会带来什么后继的结果。我们觉得难以忍受,但是如果我们确知必须忍受的时候,我们也就会忍受了。云南的七个姑娘,就是这样一直交替抱着魔头。我们会忍受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我们不喜欢变老,但是既然没有办法不变老,我们也就忍受变老这个事实了。如果我们忍受焦虑,那么激发的那些焦虑会渐渐削弱并最后消失。只要没有继续制造,那些继发的焦虑能量,在我们忍受的过程中被消耗掉就没有了。比如我们想到自己失败了,这个想法带来了挫败的懊恼并融入焦虑中,如果我们不继续想自己失败,那么那些挫败的懊恼情绪就逐渐被消耗了。不过,最初的存在焦虑一般来说不会因此而消耗掉,因为人总是时时刻刻去想着“有我”,并且要“证明有我”,因此存在焦虑总是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除非是经历不可思议的长时间,人都只是在忍受存在焦虑,而一直没有任何继发的思想和行为,那么才会有可能在很久后的一个时刻,“坚信有我”的那个最初的“自由意志”的全部能量都耗尽,然后不再固执地坚持认为“有我”,则存在焦虑才可能被消耗掉。

但是,如果我们不喜欢的是皱纹,而我们知道整容可以减少皱纹,就会有很多人去整容。也就是当我们意识到可以有办法减少这个焦虑,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后果——我们希望它减少。而从这个希望中,人们开始有了欲望。

第二节 欲望环节

更准确地说,欲望是一种不合理的愿。愿,是人心的一种最基本的功能。愿这个字,下面是一个心字,上面是一个原字。意思就是最原初的心。所以我们有时也把“愿”称作心愿。最原初的心,是“空”的心,是光明澄澈毫无挂碍的心。而这之后自由意志创造了一种“大梦”,所谓自由意志的意思是它就是这样就产生了,而且带着一种能量。这种自由意志也是一种愿,一种后面产生的愿,它带着的能量我们可以称为“愿力”。欲望的“望”,是指向一个方向和目标的。而欲望的“欲”,则代表一种“不满足”,“欠”+“谷”的意思就是一种类似饥饿的感觉,人会希望通过某个目标来满足它。

世界最初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梦。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没有别的意志存在,因此上帝的意志不会和别的意志相互冲突。“上帝的意志”以光的形态存在了之后,其他的意志就必须要看和这个意志是不是冲突了。如果冲突了,某个意志还坚持自己,那么就会有麻烦了。意志冲突使得愿望不是马上就能实现,它可能会受到其他的愿望的阻碍。

1.欲望的冲突

我们说欲望是一种不合理的愿望,意思是欲望中有其固有的不可解决的冲突。比如,我们有个心愿是“坚持认为有我”,我们还有个心愿是“不焦虑”,但是这两个心愿是冲突的,说谎就不可能不怕被戳穿。真的想不焦虑,除非面对真相;真的不愿意面对真相,那就必须忍受焦虑的存在。这是循环圈中最早的那个欲望中的矛盾冲突。

各个层次的循环中,各种不同的欲望,其自身中都包含着矛盾冲突,所以本质上欲望是不可能真正被满足的。

更何况一个人有很多欲望,这些欲望之间也是有冲突的。性的欲望,是不顾一切地满足性冲动,和异性(当然也可能是同性)发生性关系。但是,这个欲望和想要安全的欲望常常是冲突的。因为追求异性的过程中有很多风险,要不就是丢脸,要不就是丢命。不劳动的欲望,享受安闲的欲望,有时会和成就的欲望冲突,有时会和花钱的欲望冲突,因为不劳动有些人就没有钱可花。

在策略环节,有的人可以找到一些策略减少冲突,甚至让几个欲望同时满足。但是,完美的策略是找不到的。再好的策略,也都不能全然消除欲望和欲望之间的冲突。

还有,我们不能同时同样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所有欲望。有些欲望被清晰地意识到,有些被“潜意识”中感受到,有些欲望大而有些欲望小,我们有可能一心一意地满足某个欲望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阻碍了对另一个欲望的满足,甚至使得另一个欲望更加严重地不满足。更何况,这个世界上生活着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而人和人的欲望之间,也是冲突的,这就造成了总有一个人的欲望难以实现。

2.欲壑难填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发现“欲壑难填”,就算满足了一个欲望,就算没有带来什么副作用,我们也不会舒服多久,短暂的满足感过后,随即就会产生新的欲望,让我们继续感到不满足——正如《大话西游》中所说,“可惜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换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痛苦跟长叹”。

为什么会“欲壑难填”呢?简单的答案是,这是因为人贪心。但这样的答案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什么,就好比说物体为什么燃烧是因为有燃素,为什么甜是因为有甜素这种说法一样。所以我这里给出一个更复杂一点的答案。

我们的焦虑是一层层累积的,是由多种情绪复合而成的。由于诠释中的简化以及后发覆盖,我们往往会把它看作是更后面的或者说更表面的那种,并且把各种情绪的能量都看作是更表面的那一种所具有的。因此,我们会有一个误解,就是我们只要满足了最表面的焦虑所激起的那种欲望,我们就会幸福了、安心了、不焦虑了。

在这个欲望刚满足的一瞬间,感觉上仿佛真的是如此,我们不焦虑了,我们称心如意很开心。因此我们留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满足欲望真好。

但是,其他那些没有被意识到的焦虑还在,这些焦虑现在没有办法被解释为原来的那种表面焦虑了,但能量还在,因此那些更深的焦虑随后不久就会浮现出来。我们可以把焦虑想象成地下水,而把某个表面的焦虑想象为一口井。如果人误以为全部存在的水只是这口井里的那些水,他用抽水机在这井里大马力抽水,可能会有一个时刻,他发现井里的水干了。他很开心,认为任务完成了,以后再也不担心会淹死在这个井里了。但是,这个开心持续不了多久,因为随后井里就会又有了水。

例如有些人认为性是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努力追求性伴侣并且发生性行为。这个过程很开心,而且也很满足,但是如果他们仔细体会会发现,有一种隐约的不快乐就在这个时刻会浮现——有人称为“射精忧伤”。这种忧伤就是在提醒他,性不是一切的答案,你还有其他的不满足。

即使一个人富可敌国,或者一个人成了皇帝,他依然会感到不满足。我们可以在历史上找到一些骄奢淫逸的皇帝,但是不会在历史上找到一个满足的皇帝。而且,越是内心觉知能力强,心智敏锐的人,就越快地感受到这种不满足。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的时候,物质和性都完全可以得到满足,而他还是感到不满足。

一个觉知力更强的人,会知道这种不满足是因为有了新品种的欲望,是为了缓解更深层更基本的焦虑。不过多数人没有这样强的觉知力,于是他们就会误以为只是满足的量还不够,而继续更多地在原来的欲望上追求满足。过去挣钱得到过满足的,如果不久后又感到不满足,他只想应该挣更多的钱,而往往不知道也许他需要在更深的地方满足自己的其他需要。于是他就会在钱上表现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即使是家财百亿也还是心有不足。过去在性上得到了满足,而还是感到空虚的人,就希望有更多的性伴侣,几百上千也还不够。即使他的身体已经很难有性的唤起能力了,也就是身体在告诉他说“够了”,甚至他的身体喊“救命”,他还是要用性药作为工具催促身体去从事性行为。在权力上满足过的人,可能会追求无限的权力,即使几乎达到权力顶峰也不满足,最后甚至希望能对大自然行使权力,扭转自然规律。觉知力低就会欲壑难填。

觉知力高,则可以转而满足更深一层的欲望,在更深的层面获得满足,然后缓解更深层的焦虑。所以,他们相对会让别人感觉他们并不太贪得无厌。

有多少焦虑,就有多大的欲望,有多大的欲望,就有多少动力驱使人去改变。欲望,是人的驱力源。欲望有指向性,它指着某个没有焦虑(是真是假不好说)的目标,有力量,现在它缺少的只是具体的方法了。

第三节 策略环节

1.从简单到复杂

处于在界,策略都是非常简单的。

要获得存在感,那就看看什么可以填在“我×故我在”里面。

要想让存在感持久,那就持久地做有用的事情好了。

策略简单,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用复杂的,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不需要用复杂策略。简单策略,已经够用。而且简单策略,才更好用。道家的老子说“机心”“技巧”这些东西并不值得羡慕。真人如同小孩子,心很简单。简单的策略,直接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在界的策略可以称为“直心”。在界关注的是内心,我爱故我在,所以重点是我要爱。我只要爱了就在了,“我欲仁,斯仁至矣”。

营界为什么需要复杂策略了呢?

因为营界开始追求条件了,而条件这个东西并非想有就能有的。我有爱心,就有了爱。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必须要用一个礼物表达爱心,并且误以为这个礼物是必须有的,那么“我欲礼物”,礼物不可能就来了。我们必须花钱去买礼物,那么我们首先要有钱,这就是条件。而想有钱,就必须想办法得到钱。这就需要有挣钱的方法和策略。

世界是复杂的,世界上的关系是复杂的,世界上的人也是复杂的,要在这么复杂的条件下,让事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也需要有复杂的策略才行。

2.认知与策略

策略可以看作是一个对话,对话的一方是欲望,他提出索求;另一方是外部或内部的世界,它可能会满足欲望,也可能不会满足欲望,是不是会满足取决于对话的结果。直接索求如果不行,索求者就要运用技巧,迂回地去要到自己需要的结果。

因此,在策略这一环节,对世界的认识就变得非常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世界,既包括外部他人和外部的物体所构成的客观世界,也包括自己的人格智力情绪等构成的主观世界。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人会运用动作、意象、词语等,构建一个对世界的模拟,并且通过思维的运演,计算出一个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再看这个后果是不是符合欲望的目标。

在人构建世界的模拟的时候,需要从一些关于世界的知识素材开始。这些知识,有些来源于感官经验,有些来源于别人告诉我们的知识,也有些来源于上一圈循环的诠释阶段中,通过诠释而得到的一些信念。素材不同,得到的世界图景就不同;素材相同,运算不同则得到的世界图景也不同。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由于认知有其天然的有限性,因此认识过程不可能是完美的。这个阶段中,审慎地分析思考,尽量多收集信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在信息不够、思考不细的时候就急于制定一个策略,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盲目”“鲁莽”。多观察,多思考,可以让认知更深入,因而制定的策略也可以更完善。

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思考远远达不到人类认知能力所能达到的顶峰——没有几个人能深思熟虑,我们往往都是粗略地、近似性地思考。在时间有限的时候,人的思考更是必然要以很简化的方式进行。如果我们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可能当你思考清楚了之后,外界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具有的机会已经消失了。这样的话,你的“深思”就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有个故事中,男孩子爱上了同班美丽女生,于是反复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求爱,他想了几年终于感到自己准备充分了。于是他去表白,得到的回答是:“中学时其实我对你也有好感,但是到大学后,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男朋友。”

要想改善策略,我们还需要支付成本。为了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我们不仅仅要花费时间精力,有时还需要花费金钱或者需要人际支持等,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收益有多大,是不是值得我们付出这些成本。这些考虑也使得我们不可能追求更多更好的信息。因此在非常不完美、可靠性有限的知识基础上,在有限的思维能力基础上,人们所能设想出来的用来满足自己欲望的那些策略,注定远远达不到完美,也不必要完美。

3.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