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六章 各个环节的细节(3 / 3)

检验环节中,用什么作为标准,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理想的好标准,应该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情况。当然,现实中每个人的标准未必都是好标准。

标准中有些是内在的标准,比如自己的感受等。有些是外在的标准,比如别人的评估,或者一些社会评价等,或者一些“客观”的物质性的指标。

采用内在标准,则成败的判断更多地取决于自己。如果采用外在标准,则成败的判断就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个采用外在标准的人,会更关注别人的评价,而别人也更容易用评价的方式来控制他。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让自己可爱”,采用内在标准,则自己有“我很可爱的感觉”就可以了。采用外在标准,则需要别人表示“你很可爱”。因此采用外在标准的人需要讨好别人,好得到别人的好评。如果别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控制他:“你如果不说笑话给我,对我笑,帮助我,我就不说你可爱。”如果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考上最好的大学”,那么,他就需要放弃那些“不是最好的大学”。

2.标准明确度

另外,标准在清晰明确程度上,也是不同的。如果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标准,则检验中对自己这一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就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如果标准清晰程度不够,则有时检验结论就会难以明确。比如一个人对自己找恋人行动的成功标准是,“找到对我好的人”。但是,什么才是“对自己好”却没有仔细去想,就是一个不清晰的标准。如果有更多具体的指标,比如说“挣钱给我花”是对我好,“哄我开心”是对我好,或者“尽量陪我”是对我好,或者“懂得我的心”是对我好,这些标准就更清晰一些了。我们这里不讨论采用哪些标准更心理健康,只讨论标准是不是清晰。清晰的标准,可以让我们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是不是成功了。再比如,我们去练习游泳,那么“游得更轻松了”就是一个相对不太清晰的标准,与之相比,“游泳的速度和连续游泳的距离”就是一个更清晰的标准。

3.标准的严格度

标准的严格程度,对人的影响很大。

如果标准非常严格,则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我们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还是一样,但是在一般标准下可以算“成功”的结果,在严格标准下则算“失败了”。我小时候家里对我的学习成绩要求是,不应低于60分,80分以上才算好成绩。我一般考的成绩在80分以上,偶然70多分,所以我一直是一个“成功”的学生。另一个人家里对学习成绩的要求是,必须全班第一,如果考99分算轻微的失败。所以她经常会失败,虽然她的分数永远是90分以上。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做成了什么,也取决于标准的严格程度。标准过分严格,则人就会很少有成功的机会,这会迫使他更加努力,或者更加谨慎,常常会因此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心理的崩溃。

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就是这样的人,因此完美主义者常常会做很多努力,而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结果,他们常常会回避“宣告行动结束”,而“精益求精”地不断继续改善,从而很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由于发现自己的失败很多,成功很少,这些完美主义者虽然客观上颇有建树,但是会把自己看作失败者,因此自信心也许反而不高。极端严重的情况下,一个外人眼中很成功的人,可能会不堪失败而自毁——我前不久看到新闻,一个“品学兼优,在国外常春藤大学学习的学生”,却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了人间,因为他认为自己“太失败了”。

当然,标准过分宽松,则客观上会使得人更加懈怠,成果也会相对比较小一些。即使自己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成功者,但客观上未必会有多少建树。还有,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标准非常宽松,可能会因此给自己一个低的评价,也不一定就利于提高自信。

4.检验结果

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后,所得到的结论主要有这样几种:肯定性结论——行为实现了策略,或者策略满足了欲望等;否定性结论——行为没有实现策略,或者策略没有满足欲望等;部分肯定性结论——行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策略,或者满足了策略中的一些部分,或者策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欲望等;部分否定性结论——行为虽然稍微实现了一点策略,但是整体上还是没有实现,或者欲望虽然有所满足,但是满足非常有限。还有一种是,无法给出明确结论。

无法给出明确结论,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标准不清晰”,也还可能会出于别的原因。比如,行动环节中没有很好地执行策略,而行动结束后我们去评估“这个策略是不是满足了欲望”,这个评估就很难得出明确结论。如果欲望没有被满足,我们也不好说策略不对,因为有可能是执行中出了错误。如果欲望满足了,我们也难以保证是策略正确,因为也可能是行动中没有按照策略做但误打误撞成功了。

5.感受和情绪

检验结论,会带来一些感受或情绪。肯定性结论或者成功,则人会有喜悦感(这个成功如果满足了欲望,也会带来其他积极感受,但成功本身就会直接带来喜悦感),有时带来踏实感(总算成功了),有时带来完成感,这些可以统称为成功感。否定性结论或者失败,则带来沮丧感、失落感或者懊恼感,这些可以统称为失败感。如果无法得出明确结论,则可能会产生一种迷惑感。这些感受,经过下一个环节中的诠释,会激发各种不同的情绪。

在守界,人的目标是减少消极情绪。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时人们的策略是调整检验标准。比如把检验标准变得极端宽松,好让自己多一些成功的感觉。或者把标准变得极端严格,还给失败一个理由。或者故意用一些不准确的指标来检验,好让检验结果符合自己的需要。或者在检验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时,改变检验的标准然后重新检验——就好比工厂有个不负责的检验员,他可以为了私利而放行不合格的产品或者不放行合格产品。

第六节 诠释环节

这个环节极为重要,对人的生命最关键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诠释后认为发生的是什么。不是这个事件对我们好不好,而是我们诠释后认为它对我们好不好。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它是什么样子——或者更进一步说应该是,这个世界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样子,我们认为它是什么样子它才成了那个样子。

1.信念

诠释是一个认知过程,它把发生在循环中的所有内外事件给出一个解释。诠释是循环中的总结过程,循环中所发生的一切通过这个总结沉淀下来。诠释使人对外在世界和自我有了一个理论。诠释形成了对外在世界和自我的解释性的观念后,在人的心目中这就是“真实的”,这种被看作真实的观念就是所谓的“信念”。

2.信念的稳定性

信念被看作“事实”,所以说信念形成后,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人们认为这是事实,就没有必要去改变它。

人们会认为,在前面循环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所看到听到的一切,我们的所有行为结果,都是我们信念的证据。

只不过人们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同样的经验,诠释后可以形成不同的信念,因此用经验做信念的证据,实际上是并不可靠的。

当信念已经形成,我们常常就不再去看那些用来诠释并形成信念的经验素材了,而是只保留了最后形成的信念,这也使得信念很难被改变。假设法院在宣判了一个案子之后,就不再保留案卷材料,那么有个被判刑者如果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如何才能翻案呢?

即使那些过去看到听到的,那些经历和经验,并没有被忘记,人们也并不容易改变信念,因为如果没有让人感到很有必要,人们也不会轻易去重新诠释这些经验——就好比一般来说,我们很难轻易说服一个法院去花费很多的精力重新审查过去的案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人们会固执于他们自己的信念。即使周围的人,用非常合乎逻辑的方式,指出他们的信念是错误的,他们也会努力抵御而不接受说服。试图说服他们而不得的人,对此会难以理解,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说,他们这样做是有理由的。他们是在循环的经验中,通过亲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结论,当然不能轻易放弃。即使别人的话合乎逻辑,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亲身”验证中得到的信念,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改变呢?假如你正亲眼看到面前有一个鬼,而有人用合乎逻辑的方法向你证明,世界上根本没有鬼,你会接受他们的说服吗?当然不能。

当然,实际上人们的信念中会有大量的错误。因为我们的信念,是对我们所经历的经验做诠释的结果。经验也许是真的,但是诠释常常会出错。你以为自己亲眼看到了一个鬼,而实际上那可能是你错把影子看作了鬼。

3.信念的内容

诠释环节所总结的包括什么呢?

首先,要对这一圈的成败原因做一个诠释。正如项羽在临死时所做,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天意”。对成败原因做了诠释之后,成败所带来的种种感受就转化为了情绪。比如,成功带来了一种积极的感受,我们姑且称之为成功感。如果随后的诠释中,把成功的原因归于幸运,那成功感就会转化为庆幸情绪。如果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则成功感就会转化为骄傲自得。如果把成功归于别人的帮助,那成功感就会衍生出感激。失败带来一种以沮丧为主的失败感,如果把这个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就会转化为自卑感。如果归因于朋友的背叛,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

每一圈之后,焦虑的强度和内容都会有所改变。本圈可能化解了少许焦虑,这带来了一些积极情绪。但前面各圈积累的大量的焦虑,除了在本圈所化解的少数之外,其他都还存在。除此之外,在这一圈循环的过程中还增加了一些消极的感受和情绪。一圈的最后形成了一种新的焦虑混合体,对这个新的焦虑混合体,也会有一个诠释,不同的诠释会把它看作不同性质的焦虑。而经过这个诠释后人所感受的焦虑,就成了下一圈循环起点处的那个焦虑。

诠释环节,根据这一圈循环中的新经验,人们会对信念做一些修订。所修订的第一个内容是,“我是什么样的人”。

人们相信有个“我”,而且随即需要给自己一个建构,告诉自己这个“我”具体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样子。而且在人和世界的互动中,也需要对“我”的特点有一个了解,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策略适合“我”,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适合“我”。

诠释阶段如何“自我认识”呢?基本的方法,就是把“我”作为一个对象去观察,去发现和总结其特点。因为“我”并非一个实体,所以人们就只能通过观察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得出关于“我”的结论。

焦虑并不被看作是“我”本身。如果焦虑是“我”本身,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指望去消除它了。但是欲望会被看作“我”的一部分,在传统精神分析中,把它称为“本我”。因此,通过观察欲望环节中,欲望是什么,指向哪里,强度有多大,人们会得到一个对“我在欲望方面是什么样子的人”的信念。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在欲望环节,有很强的性的欲望,他就会得出结论:“我是一个好色的人。”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强烈地欲求出人头地,他就会得出结论:“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欲望,本来是一个环节中的产物而已,但是会被看作是“我”的一个固定品质。

根据策略是否成功,可以对“我”的智力聪明的评价进行修订。如果策略成功,可以提高对智力的评价,相反如果策略失败,则往往会降低对智力的评价——不过人常常会把失败尽量归咎于其他因素,从而保护智力的评价以免被降低。根据所选择的策略类型,也可以对“我”进行评价,一般来说选用了哪类策略,就会把自己说成是“这一类的人”。比如选择了冒险的策略,就会说自己是“勇敢的人”。选择了不冒险,就会说自己是“谨慎的人”。因为策略种类非常多,因此在这个环节对“我”的评价也很复杂——心理学家所谓的“人格类型”,很大程度就是根据一个人习惯使用的策略而对人进行的分类。

根据行动环节的表现,也可以对“我”做出评价。这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表现,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总结并作为一个人的特点评估。比如可以根据行为执行是不是迅速,区分拖延或者果断。还有,可以根据坚持时间,区分坚忍和易放弃。可以根据行动中的效率,区分是否有能力。可以根据行动遇到阻碍时的反应,区分进取或是退缩等。

根据检验环节的特点,可以评价自己是“高标准的人”还是“随意的人”;是“仔细认真的人”,还是“马虎的人”。

根据在策略、行动和检验环节中,遇到种种不同情况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对自己的情绪特点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平和的人”“乐观的人”“脾气不好的人”“胆怯的人”等等。根据和别人交往的一般模式,得出“随和的人”“固执的人”“霸道的人”“老实的人”等评价。

人们还会对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做出一些理论性探讨,或者借用外界的理论来分析自己。于是可能对自己的信念会更为系统化,比如“我是一个狮子座的人,所以我在什么方面如何如何,在另外的什么方面如何如何”,或者“我是一个多血质的人,所以我有这样的一系列特点”。当然,人格理论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对“我”的理论归类也是随时更新的。比如作为一个懂心理学的人,我现在就应该说“根据大五人格理论的测量,我的开放性方面如何如何”。

有时人们还会以一些外在的条件和资源来界定“我”,比如用社会角色来界定“我是一个老板”,以财富界定“我是一个穷人”,以外貌来界定“我是一个美女”,以及用社会关系界定“我是时尚界的人”。职业也是人界定和评价“我”的时候常常应用的一个标准。

在诠释环节修订后的“自我认识”,就成为下一圈策略环节中决策所需要的资料。

诠释环节另一个内容是:“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在策略环节中,人们可能会求助于外界来帮助自己制定策略。因此对外界以及外界的人会有一些接触。在检验和诠释环节,也可以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对外界有印象。

但对世界的信念,主要还是根据在行动环节的遭遇来进行修订的。因为在这个环节,人们才和外界频繁深入地接触交流,也才对外界有种种丰富的感受。

我们所具有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学都是在教导这方面的知识。

对世界的种种认识,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策略、计划和行为方式。

在世界上,对人最重要的是他人。因此,对世界的信念中,最重要的是对他人的信念。包括:“世界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更具体的“某一类人是什么样子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好人是什么样子的,穷人是什么样子的”和更具体的“我的这个恋人是什么样子的”。

一般来说人对他人最关心的是,他们对我的态度是友善的,还是敌意的。如果他人是友善的,那么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目标,至少也不会妨碍我们。但是如果他人是敌意的,则他们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因此,诠释环节中对这一点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如何分辨别人是友善还是敌意呢?当然,在行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人,是不是曾经帮助我们,或者威胁我们,是一个核心的影响因素。但别人的行为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别人的意图是我们推测出来而不是直接看到的,所以对他人是否友善的判断,不是客观上能确定的。在诠释环节如何去解释他人,对他人形成什么样的看法和信念,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在前一圈形成了对他人的积极的看法,在这一圈即使他人的行为对自己有一些不好,也常常会被诠释为非恶意的、偶然的或者是误会。相反如果前面对他人已经有了很坏的先入之见,则即使这一圈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也可能会给出不好的解释。改变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了解他人之后,人们还需要知道“我和他人的关系如何”。

这方面的信念,也是决定人和人之间将如何相处的一个核心。例如,一个人相信“人和人是很难相互理解的,我是好人,其他人大多也不坏,但是我们互相很难理解对方”,于是他就有可能会选择一种内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