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七章 四界人中的不同类别(3 / 3)

有些人不接受这些强迫症状,希望能消除它们,这时就会出现矛盾:因为这些症状对于减少失败感是有用的,如果消除了这些症状,就没有办法消除原来的消极情绪。但如果不消除这些症状,对这些症状的不接纳,就会带来对自己失望等新的消极情绪。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两难的处境。于是他们就卡在了这里,不断进行“死循环”。

3.抑郁者

有些抑郁者是由强迫者转化而来的。强迫者如果一直卡在两难中,就会感到控制自己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减弱消极情绪”的目标也完全无望了,于是产生了一种信念——“一切都无望,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还有的是由焦虑者转化而来,他们消除消极情绪的努力长久不能成功后,对外界的无能为力感越来越强,于是认为“看来我真的没有办法避免危险了”。

抑郁者除了原来的各种消极情绪之外,最新产生的情绪是一种耗竭感、破灭感、走投无路的绝望感、无意义感、空虚感。

因此他们不再有焦虑者对外控制的欲望,也没有强迫者对内控制的欲望,这时他暂时会停止了欲望——准确地说,是他在心理的表层停止了欲望。而在底层原来那些层级的欲望还是存在的。因为欲望暂停,所以策略也不去想了,行动也暂时停止了。

这时,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行动停止,所以那些由于试图控制又失败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消退了。强迫性地控制自我而没有效果,就有挫败感。现在不控制了,当然也就没有了挫败感。防止外界威胁而失败,就有失败感,现在不防御了,当然就没有失败感了。掉到水里的人如果不再挣扎,就没有挣扎带来的紧张感。挨揍的人如果不反抗,就没有感觉反抗失败所带来的沮丧。在生活的重重打击下,放弃了反抗的抑郁者发现,在自己向生活投降之后,生活好像好一点了,焦虑好像少一点了。

这是一种惊喜。我放弃了,但是居然有了缓解,甚至因此恢复了一些心理能量,产生了一种安慰感和解脱感。逃亡多年,终于被捕的杀人犯,常常可以体会到这种感觉——“到了看守所,终于不失眠了,多少年没有睡这么香了。”这就是那种解脱感。

这时他们产生了一个信念,这个“什么都不干”策略有用,只要我没有欲望,我就能获得焦虑缓解。获得不会再失败的安全感。

当然,如果我们去看这些人更深层的焦虑,过去的焦虑大多数都还依旧:存在焦虑当然还在;那种对不能永恒的焦虑却部分缓解,因为有一种“一直没有”的永恒感;自我失效的焦虑得到了部分缓解,投降的人不需要再比武;控制不成的焦虑消失。

抑郁者有一种空虚感,感到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意思、没有价值。这种空虚感的产生,是因为他们骨子里还是相信“有我”,但是实际上没有办法获得“我”的存在感。这两个之间的反差所导致的这种空虚感,实际上是一种失望和极度的沮丧感。

但同时也有一种安全感,也就是“可能不会更坏了”。

当抑郁循环圈完成之后,下一圈的焦虑有少许减少,所产生的欲望就是“不要有欲望”。控制欲望的放弃使得他焦虑缓解,因此产生了“没有欲望就没有烦恼”的信念。实际上这个时候他还是有很多欲望存在的,因为前面的那些控制欲望并没有被满足,所以欲望不会消失。而存在焦虑所带来的欲望,以及永恒存在的欲望等当然也还是存在。他的信念是希望这些欲望不存在。目标和现状的不一致,必然带来一个改变现状的欲望,现在这个欲望就是不要有欲望。所以问题出现了,“不要有欲望”也是一个欲望;如果真的不要有欲望,那么就不要有“不要有欲望”这个欲望;但是如果没有“不要有欲望”这个欲望,那么原来的欲望就必然还存在。这听起来像一个绕口令,其实却是人生的一个无奈的死结。

抑郁者遇到这个死结后,常常采取的方法是,把“不要有欲望”作为欲望环节的欲望,然后采取压抑对欲望的感知的方法,让自己感觉没有欲望了。而对于“不要有欲望”这个欲望,他们不承认这个是欲望。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感觉好像没有了什么欲望,于是不做行动(但实际上一直有一个行动,就是压抑对欲望的感知,也压抑任何可能发生的行动)。检验会发现,这样做会有一点效果,感觉痛苦似乎减少了。于是在诠释环节,他会把这种状态给出一个很好听的诠释,比如他说自己“无欲了”,解脱一切烦恼了,因为他原来的那些获得存在感的行动停止了,缺少存在感可以解释为自己“无我”了。这样听起来很牛,所以这些人常常自诩“无我”来获得一种存在感。

但是自欺毕竟也不容易,如果压抑的力量稍微不够,他就会感觉到焦虑还在、欲望也还在,而且因为没有有效的缓解焦虑的行动,这些焦虑没有办法减少,这实际上让内心中有失望感、无奈感以及孤独感——因为别人也不能帮助我。这时他的诠释就是“我还不够无欲”,于是只好继续努力压抑,无差别地压抑一切情绪、欲望和行动。

如果身边的人比较有爱心,很想帮助抑郁者找到方法缓解消极情绪,会遇到抑郁者强烈的抵触。因为你们不管试图教他们做什么,都是在让他们去“控制”和“行动”,而这都是和他们的“不控制”“不行动”的信念不符合的。在他们眼中,这都会增加他们的烦恼。

第四节 溃界的主要分类

如果一个不幸的人,用尽了自己能做的方法,但是都没有办法缓解焦虑,也许最后他们会心理崩溃。

所谓崩溃,是完全没有任何策略有用了,行为完全没有方向了,用不着检验也知道一切都在越来越坏,诠释是“完了,没有办法了,只有无穷无尽地受苦了”。通常,人们会认为“我”总还有办法,这个“有办法的我”就是精神分析中的“ego”,但是到了这一界,“ego”崩溃了。于是,所有的焦虑都涌到心中,再无任何缓冲。

在意象中,这就是可以毁灭世界的洪水,或者是火山爆发、龙卷风、大地震。总之,心理世界被毁灭。

严格来说,这个时候谈不上什么分类,因为分类需要被分类者有个固定的形态,如果人的心理已经崩溃,已经如同烂泥一样,我们怎么被他们分类呢?如果他们的行为已经没有整体性,我们怎么把他们分类呢?

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严格,那么在一个东西毁灭的过程中,也还是有一些残存的形态和不同的特点的,就好比说房子垮了的废墟也还是不完全相同的。

有些这一界的人,感受到了自我垮塌,内外的边界在消失中,感到非常恐惧,因此就感觉思想被侵入、被控制,从而形成被害妄想。他们也许感觉被迫进行战斗,才能最后保护自己,因此出现精神病性的攻击行为。有些这一界的人,还在绝望中继续拼命维护自我,于是就非常执着,形成所谓的偏执性精神病。夸大妄想,也是为了保护后天形成的这个自我而做出的补偿性幻想。当然,还有些抑郁者在这个时候就会自杀,因为他们认为自杀就可以让这一切痛苦结束。

总的来说,他们也无法被帮助,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完全没有策略,也没有有组织的主动行动能力,别人的帮助并不能有助于他们达到任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