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十一章 在各个环节上起作用的技术(3 / 3)

检验环节中,标准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因素。前面我们讲过,过高的标准将导致过多的失败,从而使人有过度的沮丧体验。这会使人更容易灰心放弃,从而不利于人的进步。过低的标准,则容易让人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容易自我膨胀忘乎所以,客观上也不利于工作的提高。

如果检验标准已明显过高或者过低了,心理咨询师如何帮助来访者修改标准呢?

从低标准改变为高标准,基本的方式就是借助自恋。我们可以给高标准一个理由,那就是“我现在不是过去的我,而是更优秀的我”。一般士兵和特种兵的标准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特种兵为什么愿意接受更严苛的标准呢?是因为后者代表自己是更优秀的士兵。因此,当找到一个“更优秀的我”的名称后,提高标准的方法就是——每一次检验时,对自己说:“我要按照这个‘更优秀的我’的标准看,是不是达到了标准。”一段时间后,新的高标准就稳定地成了自己的标准。

降低过于严苛的高标准,其困难有两种:有些人的高标准来自外界,比如父母用过高的标准要求他,降低标准会让他担心被“内心中的父母”责备。另一种来自内部,比如自我的要求很高,降低标准会让他觉得自己“贬值”了。

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人打破规则时的快乐感。接受了一个稍微低一点的标准,不去继续完善行动。这个时候会有一种焦虑。但心理咨询师把这个焦虑感解释为“有意思的冒险”所带来的焦虑。然后等这个焦虑过去,并没有带来坏的后果的时候,来访者就可以接受这个标准的降低。

对第二种情况,要和来访者一起分辨,这个标准下降是不是真的让自己贬值,如果是,那么我们就不用改变这个标准。如果并非如此,那么就把这个标准调整当作“自我灵活性”提高的表现看待就好。

标准的稳定性也很重要。如果标准不稳定,则行为方向就会不确定。同样的行为将会得到什么评估是不确定的,行为就缺乏指导。增强标准稳定性的方法,是把内心中隐含的并没有直接说明的那些标准,通过自我觉知过程觉察到,并明确地写出来。如果发现自己内心中的标准,有些稳定,有些不稳定,那么在其他条件相似时,要优先选择稳定的作为标准。另外,父母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如果情绪化标准不一,高兴的时候就放宽标准,不高兴的时候就严苛,那么儿童内部的标准也就会不稳定。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标准尽量统一。

检验标准中,有些标准来源于外界。比如儿童,父母会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的行动。这些标准会被内化,并成为儿童自己的标准。如果这些标准过高或过低,通过内省看到这个标准的来源,并且决定用自己的标准去替换这个标准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用外在标准来检验自己是否成功,则和内在标准相比,这样的标准稳定性是比较差的。比如,如果标准是“让别人都认为我成功”,那么,别人认为什么是成功就很重要。如果处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别人的成功标准可能就会改变。那么,也许你前面按照别人的标准做了很多,但是别人标准变了,你的成功也就随之变成了泡影。如果标准是“让大家喜欢我”,那么是不是成功就依赖身边的人的心情,如果身边的人刚好因别的什么原因心情不好,自己也就变成了失败者。

因此,外在标准相对来说,不如内在标准更好。用内在标准,就不会太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如果用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结果来作为标准,稳定性会更好。因为行为结果还是受外界影响的,而行为本身则更加容易自主。这也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自己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可以鉴定为成功。抗日战争期间一个将领在出战时,回答统帅的提问,说“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有人经常失败,而导致挫折感过强,使得进一步的行动力大为衰减。还有一种心理咨询方法,那就是“暂缓检验”,也就是把检验过程停止一段时间。暂缓检验,则消极情绪就不会增加,也给了人一个改进自己的机会。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说法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第六节 诠释环节的心理咨询

常人往往试图直接通过教育改变一个人的信念,但是这往往是失败的。因为信念是经过对自己的经验诠释所得出的,经验和诠释过程为这个信念担保,所以要改变信念,需要从改变经验或者改变诠释入手。

如果我们想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就需要让他的成功经验增加。我们可以通过先设置相对低难度的任务,让人多一些成功的经验,提高一个人的自信。然后再逐步提高难度,从而让人不断改进,也进一步提高自信心。这种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可以用作心理训练。

也可以从诠释入手,如同认知疗法一样,改变一个人对经验的解释,从而改变信念。或用精神分析方法,找出过去的诠释中的错误,从而改变信念。

诠释环节中,对焦虑的诠释决定了来访者下一圈循环的焦虑感受,所以让来访者在这个环节对情绪做觉知,减少情绪的互相沾染,从而对自己的情绪更明晰,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