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章 用有担当的人生供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1 / 3)

《三国演义》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84967209991,7257453146853608507,7023706537877064711,7078184356296002568,7233628637570796605,7229640720594766906,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2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9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start_container_index\":29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quote_content\":\"《三国演义》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84967209991,7257453146853608507,7023706537877064711,7078184356296002568,7233628637570796605,7229640720594766906,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start_container_index\":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8},\"quote_content\":\"《飘》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3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3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quote_content\":\"《飘》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4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8,\"start_container_index\":4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5},\"quote_content\":\"《飘》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4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4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quote_content\":\"《飘》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4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4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飘》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12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2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start_container_index\":12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quote_content\":\"《红楼梦》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2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0,\"start_container_index\":12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5},\"quote_content\":\"《红楼梦》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2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start_container_index\":12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quote_content\":\"《红楼梦》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2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0,\"start_container_index\":12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5},\"quote_content\":\"《红楼梦》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5848097832,6890728374843477006,6838936275928484877,7255203659015785531,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7012517992130939934]}],\"4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start_container_index\":4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9},\"quote_content\":\"《飘》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或在不自主中空虚至死?

如果一个人希望有自己的灵魂,希望能更多决定自己的人生,从而有一个更健康的自我,至少,必须下决心自己担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不自主的生活是最不能忍受的生活,这种生活会使人像秋叶一样日渐枯萎,因为不自主的人多数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人生的意义。

强者的秘密

强者的力量就在人格中

强者的秘密实际上不是秘密,强者经常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只是别人往往不会相信。

这里所说的强者是指心理上的强者,也就是心理力量很强的人。我们很难定义这样的人,但是我们在感觉中可以分辨他们,我们会赞赏他们或者嫉妒他们,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生命中的力量:在人生的坦途中,他们会活得比一般人大气,在人生的崎岖山路上,他们不会倒下。

心理上的强者不一定样子有多么强悍,他们的力量是在人格中的。论强悍,项羽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了。但是在心理上有一个人比他还强,那个人叫刘邦。刘邦表面上不如项羽有出息,曾经二十多次被项羽打败,有时会被打得落荒而逃,连孩子都顾不上。但是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他的心理力量强。因为这样惨败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挫折感、内疚感等,他可以承受。而项羽是承受不了的,所以项羽最后失败,自尽而死。项羽的武力天下无敌,他却用自己的刀杀掉了自己,楚汉之争的结果虽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项羽承受不了失败,他在心理上不如刘邦强。

心理上的强者甚至可以是身体上的弱者。《飘》中有一个女性叫韩媚兰,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子,远远不如主角郝思嘉身体好,但是在心理上却不然。当郝思嘉遇到困难时,她发现媚兰可以给她安全感,因为媚兰可以比她镇静从容。她让我联想到那个瘦小的特蕾莎修女,那个投入一生救助穷人的充满爱的人,她的心理力量强大到罕见。

心理上的强者不展示自己的力量,也不一定追求权力。恰恰就像那个在失败时自杀的希特勒一样,外在的强往往是为了弥补内在的弱。强者的表现是更自在而从容的,就像被贬到天涯还嬉笑自如的苏东坡,他的外表也谈不上多么魁伟,但是在心理力量上,他有大江东去一样的势头。

强者的第一个秘密就是,你要知道强是内在的强,不是外在的强。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外在的东西上,去追求外表强大和有权力,而要注意培养自己内在的素质。心理力量不是可以像金钱一样能在外部得到的东西,而是来源于内部,是人的本身的生命力的体现。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心理潜力。追求外在强大的人,如果进行心理分析,往往是在内心中掩藏着某种自卑。自卑使你弱化,使心理力量减弱。只要消除了自卑,以及其他弱化心理力量的东西,你就会成为强者。

注重外在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别人的看法会影响你。你也许想做一件事,但是你怕别人会批评、会反对,而你看重别人的想法,这样就不得不压抑自己。久而久之,你的内心中就会轻视自己,因为你不敢做自己,你的心理力量也会减弱。

强者的第二个秘密就是,只要你相信自己的潜力,你就会产生更大的能力。当你告诉自己“我行”,你就肯定行。很多人认为一个人要自信必须有理由,实际上自信是不需要理由的,有理由就不是自信了。只要你自信,你就会发现,在你心灵中产生了你需要的力量。

强者的第三个秘密就是要接纳磨难。孟子有一段广为人知的话,说“天将降大任”给一个人的时候,必定要先折磨他,让他吃一点苦。实际上,倒不是“天”是什么虐待狂,而是说一个人经历过磨难,心理力量就会更强。

我们街道上有个老太太,平时如果丢了 1角钱,会难过三天。后来被骗子一下子骗了 3000元,一场大病。病好以后,反而敢拿剩下的钱去炒股了,而且老太太变得很从容,被套也不急不慌,炒股赢利上万。磨难就像一个沙袋,当你腿上绑着沙袋时,你跑得肯定比别人累。但是这样你才会练出更大的力气,将来会跑得比别人容易。当磨难到来时,如果你怨天尤人,你就完了。但是如果你努力在这时还保持信心、冷静和从容,那么磨难就使你更优秀。

做一个强者是幸福的,虽然强者也会遇到人生的风雨,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内在心灵都从容不迫。就像曹操虽然有赤壁之战打了大败仗的时候,可是他依旧可以放声大笑。只要我们像强者一样做,我们都可以成为强者。

命运不是母亲

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会被命运眷顾

命运不是母亲,但是许多人却习惯于以孩子对待母亲的方式去对待命运。我说的是那些忧郁苦恼、怨天尤人的人。

其令人费解,忧郁难道是适意的感受吗?为什么有的人抱着它不放呢?谁都可能遇到过这种忧郁者,他善于抓住每一点点不幸,让自己沉浸在忧郁苦恼中。“啊,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活得太苦了!”“命运对我如此不公正!”“为什么偏偏是我遇上这不幸!”我们承认,他的机遇或许的确不太好,或许他真的很不幸,但是沉浸在忧郁中的作用呢?为什么不把精力用到获取新的成功上呢?

据说,有个人背着瓦罐在街上走,由于拥挤,瓦罐不小心打破了。那个背瓦罐者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旁观者喊道:“喂,你难道不知道你的瓦罐破了吗?怎么头也不回?”背瓦罐者回答:“回头有什么用?我现在需要去买一个新的瓦罐。”

对忧郁者来说,为什么不去“买新瓦罐”,却守着“碎瓦罐”哭个没完呢?是为了博取同情心,这是我后来才明白的。

用忧伤博取亲友同情,这虽然也不是健全的心理,却情有可原,可是忧郁者就是在独自一人时,也会让心哭个不停,这又是何苦呢?是为了博取命运的同情;是为了让命运看到自己的可怜、悲惨;是乞求命运赐给他更多的未来;是为了控诉命运的不公正 —她偏爱别人,给他们如此之多,却薄待了我,给我如此之少。

如果小时候母亲对他不够好,他就用苦肉计。长大后的他,隐隐把无形的命运女神当成了母亲对待,用悲惨忧伤向她乞求,也向她抱怨。

可惜,命运不是母亲。

命运从不懂得怜悯弱者。

南唐李后主的势力衰弱,困处江南。他向军力强盛的宋朝求和,同意不称唐朝改称江南国,同意进项称臣,只求偏安。但是宋朝军队却仍南下灭南唐,李后主屈为臣虏,虽然会吟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哀婉的词句,命运却也不曾有一丝眷顾和怜悯于他。

命运不像母亲,却有些像一个女人,一个野性的女人。对那些不能吸引她,不能征服她的男人,她是轻视的,不在乎的。像郝思嘉对待那些追求者们一样,她挑逗他们、戏弄他们。她看到他们为她痛苦也不会动心,只会因此更轻视他们。命运女神也是这样一个野性的女人,当你玩扑克输了时,她不但不愿给你几张好牌帮你转运,往往反而会把最坏的牌给你;在你身处逆境时,她往往会把疾病,把灾害加在你身上。

但是,如果一个人征服了命运,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焕发出了自我的光彩,命运女神则会像一个痴爱着他的女人一样,帮助他,服从他,为他寻找各种机遇。爱默生的一句话很切中这个感觉。他说:“一个人只要身上有一点神圣的东西,苍天就会在他面前屈服,接受他在上面盖的印章,任凭他塑成任何形式。”

忧郁者的怨言是对的,命运不公正。命运不是一个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偏不向的母亲。相反,她明显地偏向、宠爱一些人:“凡已经有的,要加倍给他更多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命运女神让富有者更富有,因为金钱会带来金钱;让智慧者更智慧,因为智慧者懂得如何浚通智慧泉水;让勇敢者更勇敢,因为勇敢地迎向死神的战士反而最容易逃脱死神的魔爪。

有人很成功,而他还在不断地得到更大的成功的机会,但有的人渴求一个机会却总是得不到。若把命运宠爱者所得的分一点给别人,就会对别人大有益处,但是命运并不这样做,她固执地把一切都只给她所爱者,哪怕他已不需要。

这就是命运的性格。

这是另一种公正。如同园丁,他把弱小的树枝剪掉,好让强壮的树枝更茁壮,这难道不对吗?难道一个园丁会去剪掉强壮的树枝,好让树的营养均匀分配于各个枝条吗?

不要做忧郁者,不要乞求命运的怜悯,不要告诉命运你是弱枝病木。

身处逆境时咬着牙和命运搏斗,战胜她、征服她,像贝多芬所做的一样。而当你战胜她之后,所有的奋斗都会有所酬报。

我们要记住,命运绝不是母亲。

痛苦带着的财富

厄运,是你打通心理能量的好渠道

如果《飘》中的郝思嘉没有遭到那一系列挫折,如果她得到她所爱的人,如果南北方没有战争,她大概一辈子是个孩子,一个被父亲被丈夫宠爱的孩子。她将永远不知道,她身上有那么强劲的力量;她将永远不知道,她可以那么勇敢;她也将永远不知道,爱可以那么深沉。

挫折和痛苦驱赶着她,让她离开了旧的家园,却让她得到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家园。

贪玩、自私、不知责任心为何物的她,如果不是在战乱中无处求助,会没有勇气去为韩媚兰接生。当历尽艰险终于回到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看到母亲去世父亲也精神崩溃,看到自己已无人可依,她也绝不会有力量独自撑起家庭,更不会懂得什么叫作对土地的爱。而在最后,如果不是在发现卫希礼真的没有爱过自己而又失去了可依傍的白瑞德,她也不可能真正获得感情上的成熟与独立。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飘》这本书所叙述的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她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与痛苦,每次被打倒后,她都努力想站起来,而在这种努力中,她发现了蕴含在自己心灵中的,但是自己却从未看到过的一种更深的情感、更大的力量和更顽强的意志,她终于接近了自己心中最深处的那个力量源泉。她发现了真正的自我,开发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由一个依赖性强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定负责的独立成熟的人。

看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心理力量的大小很不同。有心理力量的人,未必多么强壮,也未必有多么聪明,但他们有种气势、有种坚毅,让其他人为之折服。再拿《飘》里的人物做例子。郝思嘉的父亲似乎不是个弱者,他性情刚强勇敢,但是他的心理力量并不十分强大,因此当厄运到来时,他的精神就垮了;卫希礼也一样是个勇敢的人,但是他的心理力量也不是很强大,因此当南北战争中南方失败后,他也失去了生机;白瑞德的心理力量就比较强;韩媚兰虽然体弱无力,却和郝思嘉一样有强大的心理力量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韩媚兰在任何危险中从没有过惊慌失措。

虽然我们无法用测力器测出心理力量的大小,但是当一个心理力量大的人来到身边,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的力量。这种人能给人一种威胁感,或一种安全感,视他与你的关系而定。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用“力比多”这个术语称呼某种看不到的生命能。这种“力比多”蕴藏在心灵深处,如同石油蕴藏在地下。“力比多”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我们进行心理活动所需的力量。当一个人可用的“力比多”较多时,他的心理力量就大。人与人的“力比多”不一样多,每个人的“力比多”也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得到充分利用,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大的心理力量。

如同《飘》一开始时的郝思嘉,遇事惊慌失措,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坚强有力的人,那时她的“力比多”渠道就没有打通,就如不知地下有石油的人一样,只好用地面上的柴草燃烧生命之火。而当一次次挫折逼得她不得不开掘内心中的潜能时,她终于越来越多地挖通了通向地下石油的渠道或油井,而当她获得了内心的力量源泉后,她显示出了巨大的心理力量,她可以在风雨中独立。

厄运往往是我们的好老师,虽然它的外表很严厉。在厄运中,人们的“力比多”渠道最容易打通,因此可以说命运是公平的,它给人不幸的同时附带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开掘地下“力比多”所用的钻头。在挫折中,你不能仅用平时的心理力量来应付,你需要更多的心理力量,这时你的心灵就会自发地努力打通“力比多”渠道。

我特别要告诉那些遇到厄运的朋友,不要失去这笔命运送给你的财富。不要仅想着如何熬过痛苦,如何减少痛苦给你的伤害。如果你抱头忍受命运的打击,所得的只有伤痛。而你如果时时想着:

“我不能白白受苦,我一定要在这件事中学到一些东西,我相信我还有更大的潜能。”你也许会和郝思嘉一样,发现从内心深处涌出一股强劲的力量,那是你从未体会过的。真的,只要你抵抗灾难和不幸,如同死守阵地的战士,同时对自己说我还有潜在的力量,那么那股力量就会出现。只要你坚持,只要你相信。

去读读《飘》,去看看不幸会带来多么巨大的财富。

永不言败

不承认有失败,才是成功者的秘诀

你可以永远不失败,这不需要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不需要你有奇迹般的好运,成败之间只是一念之差。

你的企业破产了,这并不是失败,因为毕竟有了经验教训,你还可以东山再起,也许下一次你将赢得亿万财富。

你写的书出不了,这更不是失败,你可以因此发现并改正书中的缺点,然后找下一家出版社。

你高考落榜了,这一样不是失败,因为你还可以明年再考。就算你屡次失利,也不是失败,因为成人自学高考的机会永远存在。

最优秀的人都会有一时的失利、挫折,但是他们没有失败。失利和挫折只是成功路程中的驿站,当然这是不舒适的驿站,但是它不是坟墓。失败才是坟墓。

不承认有失败,这不是阿 Q精神,不是在玩弄语言花招,而是一种成功者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你固然仍会遇到挫折,但最终必将成功。

以前在报上看到一个叫孔乙的女孩的事。她想读大学,但是第一次因偶然事件没能参加考试,第二次因没有钱而未能如愿,第三次因条件不符未能上大学,第四次又因没有钱而中途失学未参加考试。但是在第五次,她终于成了大学生。

因为他们不接受失败,所以他们没有失败,有的只是挫折而已。

小时候孩子们打架,一方把另一方打倒不算结束。压在上面的孩子要问下面的孩子:“你服不服?”如果下面的孩子说“服了”,他就是失败者,这场战斗结束,而如果他说“不服”,战斗就仍将继续。当命运把一个人打倒在地的时候,只要他不服,他就可能继续和命运战斗,直到他战胜命运。

命运女神只欣赏战胜她的人,只把丰厚的宝物赠给这些人,这些永不言败的人。

不言失败的人和失败者只有一念之差,那就是信念上的差别。不言失败的人有必胜的信念,他们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必将成功。暂时的失利不说明自己无价值。文章没发表,只说明文章没发表,不说明自己没有写作能力。女友离开,只说明她不爱我,不说明我没有价值。文章将来总会发表,爱我的人总会来到。失利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它可能帮助你发现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失利说明你遇到的题目较难,超出了你现有的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生活给你出了难题,你才有机会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

失败者没有必胜的信念,他们或是怀疑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或是干脆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怀疑自己的人害怕挫折,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十分沮丧。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证明了他们没有能力,或证明了他们不被命运之神宠爱。他们会轻易相信这就是失败。不相信自己的人对挫折反倒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想的是“我知道我会失败,我认命了”。

这两种人的一念之差也可以说是心念的差别,失败者没有对目标的渴求,没有获取成功的决心。他们在向命运索要时说:“请给我我想要的,但是你如果不给我,也就算了。”而永不言败的人则说:“我要,我一定要,如果你现在不给我,我还会继续向你要。”有了这种决心,这种坚持,必将会得到他们想要的。《圣经·新约》中说:“凡是求的,就必得到。”鲁迅说:不论想得到什么,只要“执着如怨鬼”,是无不能成功的。

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勇于进取,因为他们不担心那一时的挫折,挫折不会让他们否定自己。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会全力以赴,因为他们不去想万一失败了如何面对自己,不预留退路。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不自怨自艾,不叹息悔恨,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沉溺于过去,他们还要为未来而奋斗。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最有韧性,因为在最黑暗的夜里他们心中都有曙光。

失败是不存在的,最不利的结局也只是“尚未成功”。只要继续努力,终会见到成功。

等待

要相信“该来的自然会来”,千万别焦躁

去年春天,我在屋外空地上种了一些扁豆。心想,在读书累了的时候,看看自己亲手种的扁豆秧,肯定是很让人愉悦的。种子种下三天后,我去看了看,还没发芽,随手浇了一点水。又过了两天,我又去看,还没有发芽。就有点儿着急了。随后我天天去看,天天看不到发芽。我很焦躁。过了一个多星期,我干脆不去看了,我想豆种肯定是死了。一个月以后,我偶然往那片空地上一看,却发现扁豆秧长出了

不少。该发芽它就会发芽。只是它需要时间—我需要等待。我回忆起很多年前第一次投稿的情景。那时我把稿子寄出去后,几乎天天急着到收发室等邮件,却天天落空。焦躁中,我的自信一天天减少。等到我对自己说“不去看了,肯定不会发表了”之后,一本刊登了我的稿子的样刊却突然来了。

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如那扁豆秧,需要时间才能发出芽,在种子种下去之后,在该浇的水浇好了之后,我们必须懂得等待,等待种子以它自己的节奏吸收水分,以它自己的节奏胀满种皮,伸展出芽和根,以它自己的姿态,把芽长出地面。

在看不见的时候,要等待。

懂得等待的人是不焦躁的,他们不会像我,恨不得刨开土层看那豆种。他们能平静地等,是因为他们确信:该来的自然会来。

不确信才会焦躁。

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如那扁豆秧,并非你播下种子即会看到结果。它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我们做完该做的一切后,就要平静耐心地等待。对人、对社会,都是这样。

我做心理咨询时,常常发现有些人的心理症结一时不能解决,他们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接受我所讲的道理,在这种时候我把该说的说完,不求他们马上理解。

有人会说:“我还是不能理解。”我就回答:“不要去管它了。”

我用语言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但是他们心里现在还没有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和土壤,没有水,那么就让种子留在心里吧,等这一切有了之后,种子会以它自己的节奏成长起来的。也许在三年之后,五年之后,他们会想起我当时所说的话,会彻底明白。相信种子终会长成植物,会结出果实。

等待意味着不间断地做。不也有这种时候吗?我们听说该如何做对身体有利,对改善性格有利,或对改善人际关系有利,我们做了,却没看到明显效果,于是就放弃了,并且说这方法无效。但是它并不是无效,只是我们还不懂得等待,没去等待它的效果慢慢成长。

汉代有个方士告诉皇帝,菖蒲可以使人长寿。菖蒲是不值钱的植物,于是皇帝试吃了,皇帝手下的臣子们也纷纷试吃,可毫无感觉,大家也就不吃了,只有一个人一直吃,一直等到见效。后来,他身体健壮,寿命极长。

这或许更像等待种子发芽,并且不间断地每天浇水。

一位男子向一位高傲的女子求爱,送一次红玫瑰,被拒绝,第二次,又被拒绝。他每天送一次,耐心地等待有一天她会爱上他。

这似乎是简单到笨拙的方法吧,但是它最有效,你不会知道是在哪一天,但是终会有一天,高傲的女子会被感动,会爱上这位男子。

在等待的日子里,我们不是什么也不做。哪怕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你还可以抽空看看街景,何况等待重大事情的日日夜夜呢!一边等待,我们还可以一边做其他事。在等待日出时,我们可以看看星星;在等待发芽时,我们可以整理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