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贰 出将入相不容易(1)(2 / 3)

二月十四日,宋大将任福大军到达好水川,人困马乏,驻扎休整。前军到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十余只银泥盒子,将士们惊疑不定,任福便命令他们打开看看。盒子一打开,飞出百来只带着响哨的鸽子,它们在宋军头顶盘旋,哨声远远传开——这就是西夏军发起进攻的信号!埋伏在四处的西夏骑兵听到哨音迅速合击,来不及列阵的宋军仓促应战,大败,任福等高级将领全部阵亡,宋军基本全军覆没!

这一战,史称“好水川之战”,以宋军的完败告终。

虽然战前韩琦再三命令任福要步步为营,不要贪功轻进,否则有功也斩首,但任福显然没有听从。总体看来,夏竦、韩琦的贸然决战与用人不当应是战败的主要原因。为此,西夏军师张元还得意扬扬地写诗笑话他们:“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战后,夏竦遭撤职,韩琦等人也都受到大处分。老韩痛定思痛,终于认可了范仲淹的战略,两人同心协力,领导宋军修筑据点,断绝与西夏的贸易,提拔了许多如狄青、种世衡这样有本事的中下级军官。他们步步经营,数年征战,终于达成宋夏和谈,使西北地区安定了下来。

03

宋仁宗原先有三个皇子,可都夭折了。随着仁宗年纪渐老,偌大一个帝国,继承人的问题逐渐成为头等大事。

人人都爱自己的孩子,可仁宗却一直生不出儿子。

韩琦一直追问:陛下,您是不是在宗室的孩子中找个继承人?仁宗说,再等等,后宫有人就要临盆!可是生下来又是个女儿。

问得多了,仁宗也恼火,反问他,你说立谁好?韩琦急忙说,我的意思只是要有个继承人,但立谁不该是我这臣子说的。

仁宗是个好心人,很能理解别人,眼见着自己不可能再有儿子,最终还是同意立宗室中的赵宗实为太子,改名赵曙。

仁宗去世后,赵曙继位,是为英宗。

原先英宗几次在大内搬进搬出。住上一段,仁宗后宫有人怀孕,又搬出来;不是儿子,又搬进去。如此这般,搞得他忽悲忽喜,精神很不稳定,继位那天当场就在大殿上疯了,又哭又笑,大臣内监全傻了眼。

这时是韩琦挺身而出。他果断抱住英宗送到内殿,并严肃地对在场诸臣说,今天的事,谁说出去谁就准备全家人去死!这才稳住局势。

英宗渐渐恢复过来,开始主理朝政。但这位过继来的新皇帝和太后之间矛盾重重,韩琦等人苦口婆心居中调解,这才慢慢平息下来。

英宗登基四年后又重病一场,看起来快不行了,又是韩琦顶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到英宗跟前提议:陛下您久病不愈,人心惶惶,还是早点立下太子为好啊!

英宗在病榻上点头,确定了英宗的长子赵顼为太子。英宗去世后太子继位,是为宋神宗。

这期间还有个故事,完全能看出韩琦那如定海神针般的沉稳。

当时英宗看上去已断气了,大臣们便派人去接太子。可就在太子在路上时,英宗的手指忽然动了几下。众人吓呆了:怎么办?皇帝还活着?他们是该去拦住太子,还是让太子前来?

韩琦当机立断:如果皇帝醒过来,就是太上皇。一句话解决了问题。不过英宗还是去世了,神宗得以继位。

对一个家天下的王朝来说,替皇位找到合理合适的继承人,是说人难言之事,解人难解之题。韩琦做到安全过渡,稳定了大宋的江山,其智慧及能力实在非同凡响。

04

宋神宗后来任命大宋朝的大牛人王安石为宰相,开始“熙宁改革”。王安石的改革是利国还是害国,这个问题到现在还争议不休,但毋庸置疑,这是影响宋朝甚至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

王安石年轻时就无比的牛气,很多大臣都非常看好他。

韩琦在扬州任市长,小王还是他手下的一个小公务员,是个有名的邋遢王,每天看书到天亮,脸也不洗就去上班签到。韩琦以为是扬州的夜夜笙歌影响了小王,就劝他说,你年轻,又有才华,可不要玩物丧志啊!小王听了不高兴,但也不辩解,一言不发地走了。后来他才对别人说,韩公不理解我,我是那种沉迷声色的人吗?

老上司韩琦比较反对王安石的新政,曾对别人说王安石当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如果当上宰相,这天下就多事了。他对这个改革家还是有一定的提防,对他的新政策也有所保留。

反过来王安石对韩琦倒是很佩服,等到他坐在宰相位置上,每天日理万机,就更理解前任宰相韩琦的高才了。虽然两人政见不同,他依旧无比感慨地说:韩公的心胸宽广,眼光高眼,其他大人们都不如他。

韩琦知人识人就这么了不起。

苏轼才气天下第一,名满朝野,几个皇帝都喜欢他的文章诗词,是超级“苏粉”,为此英宗、神宗都想早早把苏学士提拔上来。但韩琦反对太早重用苏轼,他的意见是,像苏轼这样的大才,要在基层锻炼久一点儿,多去几个地方了解民情政风,最后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韩琦这样,才叫爱惜人才。

熙宁六年(1073年),韩琦回到家乡相州为主官,算是富贵还乡,两年后逝世于此。传说他去世当夜,有颗大星星跌落在衙门近处,马房里的马匹一片嘶叫。

朝廷痛失良臣,神宗亲笔题写墓志铭:“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僧衣宰相:朱棣夺位第一功臣

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高了。

成祖文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朱棣,明朝第三任皇帝,也就是夺了侄儿建文帝江山的那位。而所谓的“姚少师”,指的是一个法号道衍(俗名姚广孝)的和尚,他当过“太子少师”,所以这样称呼。

姚广孝是否当得起这个评价?这要从开始讲起。

01

姚广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家世代行医,他却不想当什么郎中,十四岁就剃度出家了,法名道衍。可是后来他又拜了一个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并通读儒家经典,可谓精通儒、佛、道三教。

原来,姚广孝虽然入了空门,但心中却有远大志向。在他看来,当和尚只能念经,既没意思又没用,那些“心灵鸡汤”,喝一点儿尝尝味道就行了,要他一辈子喝下去,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浪费生命,而阴阳术数、儒家经典学好了,是能安邦定国的。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招聘精通儒书的人才,姚广孝也到礼部应试,结果却没得到僧官,只获赐一件僧衣。五年后,经人推荐,他才得以进入天界寺,得到一个僧职。

但上天并未抛弃他。1382年,朱元璋的原配、德高望重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王,为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有幸入选。在此期间,又是经人举荐,他见到了燕王朱棣。两人一见如故,有不少共同语言,于是他提出,要不贫僧以后就随侍燕王吧。

被朱棣带到北平后,姚广孝虽然当了庆寿寺的住持,住在寺里,但出入燕王府就像出入自己家一样。

他们俩见面只做一件事:密谈。至于密谈了些什么,只有他们俩自己清楚。不过,从事情的发展来看,他们俩密谈的,绝对不是小事。

有人说,这是两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们注定要走到一起,去搞阴谋诡计。

甚至有人说,姚广孝才是一个天生的造反者,唯恐天下不乱,以便“乱中取胜”,达成他的“人生理想”,但他自己又没造反的资本,所以才借助朱棣之手,把朱棣推向前台,他在幕后指挥,朱棣成功了,便意味着他成功了。

说姚广孝天生是个造反者,似乎并未冤枉他。当时有一个著名相士,看人百看百准,名叫袁珙。这相士见了在嵩山寺游学的姚广孝,不由得大吃一惊,说他有病虎之相,天生嗜好杀戮。听了这话,作为和尚的姚广孝不但不以为忤,反而很高兴。

你没说错,我就是爱搞事,而且就是爱搞大事!

据说姚广孝曾写过一首诗,诗中透露出的“口气”之大,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首诗作于他到礼部应试不成,受赐僧服回去路上,途经丹徒北固山时,诗曰: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他不过是借北固山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志向而已,可与他同行的僧人宗泐却从中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宗泐隐隐感觉到,身边这个和尚所图甚大,于是责怪地说,这哪里是一个出家人应该写的?

姚广孝听了只是微微一笑,估计心里在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谁说我是出家人?我只不过披了一件出家人的外衣而已。

细读相关史料,总让人觉得,在朱棣夺取侄儿建文帝江山这件事上,真正的推动者应该是这个和尚,反而是朱棣本人在起兵之初心中常会害怕不安,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不在他这一边。

02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把帝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

这个毫无国政经验的毛头小子(时年二十一岁)一上台,就做了一件再蠢不过的事——他听从心腹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开始削藩。

所谓削藩,就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力,削弱藩王的权力。

你要削藩,就有话好好说,光明正大地削,慢慢地来。像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一样,只要把藩王们的“后事”安排好,保他们一生仍有荣华富贵,除非是极有野心的,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一上来就找他的麻烦。可是这个小子非要在削藩之时,给这些藩王挨个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欲直接又彻底地铲除!

第一个倒霉是周王朱,接着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四个藩王,一个也没跑掉,一年之内就削了五个。

朱棣虽然因为实力最强暂时无虞,但他明白,既然兄弟们都没跑脱,他也跑不脱,况且那个小皇帝打从一开始就没想放过他。

朱棣一开始倒是打算认命了,但姚广孝却认为,这是上天给的机会。他劝道:殿下您该做点什么了,机会难得,千万不能错过,否则今后想做都没机会了,殿下若是想做,臣一定全力帮您,定能给您戴一顶白帽。

戴白帽的意思,就是当皇帝——朱棣是王,“白”字下面一个“王”,就是“皇”字啊!

朱棣何尝不想做点什么,何尝不想戴白帽,何况束手就擒不是他的风格,可此时此刻,他考虑的却是民心。

民心很重要,这玩意儿能决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嘛。所以当姚广孝劝他趁机起兵时,他苦着脸说,百姓都支持朝廷,民心在朝廷一边啊,这事儿怕是没那么简单。但姚广孝斩钉截铁地说:臣只知天道,并不管民心!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明史·姚广孝传》)这话够霸道吧?听起来哪像是一个臣下说的,简直是老大的口吻,而且是那样不容置疑,不容反驳,好像决定他已做出,你只管执行便是。

04

但所谓“天道”“民心”之说不足以打动朱棣,于是姚广孝耍了个小花招,给朱棣“推荐”了相士袁珙和卜者金忠。

这个袁珙,就是当年说姚广孝是病虎、天生嗜杀的那位。他是浙江宁波人,在元朝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所相士大夫数十百,其于死生祸福,迟速大小,并刻时日,无不奇中”。

当年元朝的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专门去见袁珙,让他给自己看相。袁珙说:“公神气严肃,举动风生,大贵验也。但印堂司空有赤气,到官一百十四日当夺印。然守正秉忠,名垂后世,愿自勉。”后来此话果然应验!

见到了江西宪副程徐,袁珙对他说:“君帝座上黄紫再见,千日内有二美除。但冷笑无情,非忠节相也。”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真如他所说!

又有一个名叫陶凯的,袁珙对他说:“君五岳朝揖而气色未开,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宜藏器待时。不十年以文进,为异代臣,官二品,其在荆、扬间乎!”这话最后同样实现了!

这样一个活神仙似的人物,他的大名朱棣肯定听说过,这是姚广孝把袁珙推荐给朱棣的基础,不然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间术士给朱棣看相,就是任其口吐莲花,吹得天花乱坠,估计他也是不会相信。

朱棣和袁珙的第一次见面就很有意思,那时他们互相并不认识。一天,朱棣夹杂在九个人中间到酒馆喝酒,不料袁珙一眼就认出了朱棣,“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惊呼:“殿下何亲身至此?”那九个人都说,你认错了,这不是殿下,可他一口咬定自己没错。

于是“王乃起去,召珙宫中”。袁珙端详了朱棣几分钟,说:“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

这个第一次见面,是姚广孝的精心安排。

这个从未看走眼的著名相士都这么说,看来真是天意,他朱棣若违背天意,不顺从“天道”,就是与天作对了。

既然如此,那就干吧!

05

决心既下,朱棣和姚广孝便分别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朱棣所做的,无非是“拉拢军官,勾结部队,招募勇士”;姚广孝呢,就在燕王府后苑替他训练兵马,修建地穴,打造兵器。做这些事情是会发出声音的,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养点鹅鸭,这些家禽叫起来声音之大,足够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了。

然而,朱棣的拉拢并非对每个人都有效,燕王府护卫倪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朱棣意图谋反的事给告了,朝廷下令把燕王府的官属统统抓了。

可是没等朝廷动手,朱棣就得到了都指挥使张信的情报,于是决定立即起兵,理由都是现成的:齐泰、黄子澄这两个家伙是奸臣,我要杀了他们,“清君侧,靖国难”。

朱棣找的这理由很正当,因为太祖成法中,有一条就是专门针对靖难的。《皇明祖训》规定,若是有权臣篡权,藩王有清君侧的权力:“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不过太祖成法中还有另一条规定,那就是藩王起兵必须首先得到皇帝召唤,且事成之后必须五日内离京,这个朱棣倒是当作没看见了。

此时此刻的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

公元1399年8月6日(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朱棣正式起兵。此后,朱棣在前线冲锋陷阵,姚广孝留守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虽然姚广孝没有跟在朱棣身边,但朱棣依旧什么都听他的。

比如公元1400年攻济南,围着打了三个月都没拿下(朱棣还差点被山东参政铁铉设计用城门砸死),姚广孝就写信给朱棣说,将士疲惫了,再打下去不但没用,可能还要吃亏,还是回来吧,于是朱棣就班师回朝了。回去稍做休整,姚广孝又说,好了别歇着了,该继续进军了,朱棣便又继续进军,果然打了胜仗,击败了平燕将军盛庸,破了战略要地西水寨。鉴于之前三个月拿不下济南的教训,姚广孝又写信给朱棣说,不要去打济南城池,绕过它直取京师(南京),那地方兵力单薄,攻下来一定不成问题。朱棣听了他的,果然一路势如破竹,不久就渡江进入了京师。

公元1402年,朱棣夺了江山,登基称帝。

06

在靖难过程中,姚广孝虽然未亲手杀过一个人,但“论功第一”,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一切,被拜为“太子少师”,位极人臣,死后还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皇帝亲自为他写神道碑,牌位还入了明祖庙。

大明传国二百七十多年,英雄豪杰无数,获得如此殊荣的却只有他一个。

然而,在家乡父老和姐姐眼里,姚广孝却像个瘟神,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年,姚广孝奉命赴苏州、湖州赈灾,路过家乡。他本想来个“衣锦还乡”,结果虽然他“威声赫赫,车从甚盛”,风光无限,到此处却不断遭人辱骂,只能像没听见一样向前赶路。手下人想收拾辱骂他的人,他说算了吧,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们骂的肯定是另一个姚广孝。

不过他心里明白,这些乡亲骂的就是他,而且他也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骂他。

多年不见同胞姐姐了,公事办完后,他急忙回到老家,想见姐姐一面,结果姐姐家却大门紧闭。

你不是我弟弟,我没有这样的弟弟,你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那时他父母都已不在人世,姐姐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既然这一趟见不到姐姐,那就去见好友王宾吧。

第一次去,王宾也是大门紧闭,第二次去仍不开门,只是隔着大门对他说:我没空!

姚广孝哀求了几次,王宾终于见他了,然而开口就是:“和尚误矣,和尚误矣!”翻译成现在的话,他是在说,和尚大错特错了!接着他又指着姚广孝的鼻子骂道:“宗室伤残,血流漂杵,天下为之痛心,皆由汝佛口蛇心也!”

不错,在姐姐和好友眼里,姚广孝不是什么“六根清净,无欲无求,尤戒杀伐”的僧人,而是个助纣为虐,造成生灵涂炭的刽子手。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大将李靖:真正的智者,懂得急流勇退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隋末唐初众多将领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军功的人。唐高祖李渊对他的评价极高,说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他叫李靖。

李渊说这话的时候,不知是否还记得当初李靖“出卖”他的事。

01

李渊和李靖当年都为隋朝工作,李渊是太原留守,身为马邑郡丞的李靖是李渊的手下。

时值岁末,天下大乱,各地爆发反隋运动。眼看隋朝就要完蛋,太原留守李渊也心痒了,咱也赶快行动吧,迟了别说吃大餐,连洗碗水也喝不上了!不过他并未着急行动,而是暗中招兵买马,等待时机。

李渊的举动很快为李靖所察觉,他不明白,身为朝廷命官的李渊为什么也起了贼心。拿了朝廷俸禄,却做对不起朝廷的事,太不厚道了!

李靖化装成囚徒,偷偷前往江都,打算向隋炀帝告密,不料刚到长安就走不动了,因为此时的关中也乱成了一锅粥,连道路都阻塞了,李靖被迫滞留在长安,然后,他就被起兵后迅速攻占长安的李渊逮了个正着。

哎哟!这不是那谁吗?你在这里是想搞哪出?没想到这么快咱们又见面了,兄弟别来无恙啊?

那时的李靖估计媳妇儿都还没讨,就这样被杀,实在不划算。临刑之时他急中生智,对李渊说:你兴义兵的目的是为了除暴安良,是为了天下百姓有好日子过,可是你为什么不去实现你的宏伟目标,却因私人恩怨跟我这个壮士过不去呢?

李渊围着他转了一圈:你也算壮士?

被五花大绑的李靖身子一挺,脖子一硬:我这样的不算壮士,什么样的才算?

李渊哈哈大笑,没杀他,反而决定用他。

没多久,李靖被李世民招入麾下,在禁卫军中任职。

02

李靖属于官N代,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亲李诠也当过隋朝的官员,官至赵郡太守;舅舅更是个牛人,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在这样的家庭,想不培养出文才武略都难。关键是他不但出身好、天资好、长相好,还很有进取之心,小小年纪就胸有大志,还在吃奶的年龄就对他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就应该去建功立业。舅舅韩擒虎虽然是名将,精通军事,但和李靖谈论军事的时候也总是说不过他,他的观点和见解每每令这个名将舅舅拍手称绝。

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除了家里人的称赞,李靖还得到过隋朝吏部尚书牛弘的赞扬。

毫不夸张地说,你是王佐之才,总有一天会坐到这个位置!牛弘拍着他的坐床如是说。牛弘说这话时,李靖的官职还卑微得不值一提。

隋朝时,李靖一直是个小官,为唐朝所用后,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那时的李渊已建唐称帝,李世民也当了秦王,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除了王世充这个顽固分子,占据了江南的萧铣政权也是必须消灭的对象。这个萧铣竟然趁李世民进攻王世充无暇他顾之机,派兵溯江而上,企图浑水摸鱼,拿下唐朝的峡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虽然他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但这股割据势力不摆平,唐王朝就永无宁日,于是李渊调李靖赴夔州(今重庆奉节)前去安抚。

奉命赴任的李靖出发时仅带了几个随从,昼夜兼程赶去上任,却在途经金州(今陕西安康)时停了下来。原来蛮人邓世洛率数万人闹事,庐江王李瑗带兵讨伐,却连吃败仗。

李靖一来,李瑗如遇救星:赶紧给我出个主意,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李靖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如此这般地给庐江王出了个主意,庐江王一下就把那些蛮兵打得落花流水。

来到峡州,李靖一行再次受阻,是萧铣控制了由此地南下的必经之路。

李靖接连受阻,把李渊惹毛了:敢情你小子是在游山玩水,故意贻误军机啊!许绍,你给我把他宰了,让他到阴曹地府去看风景!

许绍喜欢李靖的才华,赶紧劝:皇上,不是您想的那样,李大人耽误了时间,真的是有原因的。一番解释,这才保住李靖的命。

不料,金州刚搞定,开州(今重庆开州区)的蛮人也反了,大举进犯夔州。这一次平叛任务落到了赵郡王李孝恭肩上,可这个郡王很丢脸,居然不是那些乌合之众的对手!

最后还是李靖出马才搞定。他仅动用了八百人,先是“打破蛮兵”,然后又巧妙设伏,一战定乾坤。蛮人首领被杀,五千多人被俘。

捷报传到京师,李渊把公卿大臣们召集起来,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宽容大度,知人善任。他说:李靖立此大功,充分说明一个真理,那就是俗话说的,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他还亲自给李靖写信,对之前的误会和偏见深表歉意。

03

高兴归高兴,可千万别忘了,江南还有个萧铣。

这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李渊当然没忘。西梁不灭,何谈一统江山?

李靖是个聪明人,在李渊下命令之前,他就“先发制人”,在充分了解敌我双方情势的基础上,上陈“攻萧十策”。李渊同志听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行军长史。

虽然李孝恭是“老大”,李靖是“老二”,但因为李孝恭不太懂军事,实际上李渊是“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才是事实上的三军总司令。

李靖当仁不让地以老二的身份担起了老大的职责,走马上任后,立即开始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大造舟舰,让将士们练习水战。准备妥当之后,武德四年(621年),一场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开始了,史称“唐平萧铣之战”。

这注定是一场苦战,因为萧铣割据的江陵一带面积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唐军的进攻时间也选得不对,时值秋天雨季,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江水暴涨,波涛翻滚,奔涌而下,水声震天,让人不寒而栗。

参与战事的将领们都怕了:要不咱们还是敬畏一下大自然,待雨停了,洪水也退了再进攻吧?如果现在进攻,恐怕部队还没到达战场,就都翻到江里喂鱼了。

唯有李靖力排众议: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我们的军队刚刚集结,萧铣肯定还不知道,如果我们突然出现在毫无防备的敌人面前,肯定会大获全胜!所以我们应该趁江水猛涨之机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江陵城下,不给萧铣任何反应的时间,这样定能一举成功!

李孝恭虽然打仗的本事不大,但还听得进正确意见,同意了李靖之议。

不出李靖所料,萧铣果真以为唐军不敢此时进兵。在他看来,恶劣天气加上三峡天险,唐军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能不顾及船毁人亡的可能,所以他竟然不加防备,让自己的士兵安心休整。

自以为是的萧铣没想到,唐军不仅吃了豹子胆,大概还一气儿吃了凤胆龙胆。当他沉浸在自己的“神机妙算”中时,唐军两千多艘战舰已经冲破惊涛骇浪,直冲他的地盘而来,连破毫无防备的荆门、宜都二镇,于当年十月抵达夷陵城(今宜昌)下。

驻守在宜昌附近的,是萧铣手下的骁将文士弘和数万精兵。

名义上的老大李孝恭果然不懂军事,大军一到就想立即进攻,李靖连忙劝阻。他认为此时敌军士气正盛,又是精兵,文士弘也不是吃素的,贸然进攻很难取胜,可以稍待,等过几天他们士气衰落时再进攻。可是此时李孝恭已经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耐烦地对李靖说,你既然害怕就留守吧,本王亲自去。

不出李靖所料,战斗刚开始,李孝恭就被打得屁滚尿流,而且损失巨大。他狼狈逃回南岸,肠子都悔青了。好在很快,李靖就率领唐军反败为胜,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原来,获胜以后,文士弘就有点得意忘形,纵兵到处抢掠,部队都散了,这里一股那里一股,和打家劫舍的土匪没有区别。李靖立即指挥唐军出击,难以收拢的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杀死溺死者达一万多人,四百多艘战舰成了唐军的战利品。

几天后,乘胜扩大战果的唐军缴获的楼船数量猛增至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全部投降。

到了这时,除了投降,萧铣已别无选择。

公元621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多年的萧铣被斩于市。

04

消灭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萧铣,李靖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战功卓著,班师回朝后免不了又是升官又是发财。唐高祖李渊下诏封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并赏赐了很多财物。

扫平萧铣一役充分显示了李靖杰出的军事才干,那以后,备受唐高祖倚重的李靖就在胜利的道路上再也停不下来了。

武德四年,李靖率军越过南岭,到达广西境内的桂州,“连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户六十余万,岭南悉平”。

武德六年七月,唐高祖再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帅,率兵镇压辅公祏叛乱。与之前一样,李孝恭虽然是老大,但军事上真正的老大是李靖。李靖又是力排众议,提出了和众将不一样的作战方案,很快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获唐高祖高度称赞:李靖乃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靖!

武德八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十多万军队越过石岭,大举侵犯太原。唐高祖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统兵一万驻守太谷(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此次奉命迎击敌人的,还有并州总管任瑰等统领的其他部队。这些部队都在来势凶猛的突厥军队面前败下阵来,任瑰一支更是全军覆没,只有李靖的部队得以保全。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消灭东突厥,时任兵部尚书的李靖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第二年正月,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李靖仅率三千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向恶阳岭挺进,得知消息的颉利可汗“一日数惊”,以为李靖后面必有大部队,否则他不敢孤军深入。此战李靖所杀敌人达一万多人,俘虏十多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颉利可汗率领剩下的数万人企图越过大漠北逃,被大将李在碛口拦住,颉利可汗的大酋长们统统投了降。之后不久,颉利可汗本人也成了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的俘虏,东突厥灭亡。

李靖等人灭掉东突厥,为唐高祖和唐太宗洗刷了向突厥屈尊的耻辱,李世民对李靖的信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一趟出征也惹怒了一些人,因为他杀了嫁到突厥的隋朝宗亲义成公主,同为前隋宗亲出身的萧瑀劾奏李靖治军无方,滥杀无辜,还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纵容士兵们抢了珍宝和文物。

李世民先是假意斥责了李靖,过后却对他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打败达头可汗的将领们没得到奖赏,我可没那么傻。你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那点小过错算啥?我会把你干掉突厥的功劳记在账上,至于治军无方之罪,小意思,不值一提。

生性沉稳的李靖依然不置可否,就像有人诽谤他时,他也不为自己说句话一样。仿佛为了故意气气那些红眼病,李世民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增加封地。当然了,李靖立了那么大的功,本身也该奖。

后来,李世民仿佛觉得奖励太少,又加赐李靖绢两千匹,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

06

李靖的可贵之处,是懂得急流勇退。

如果说,青少年时期的胸怀大志是锐意进取的体现,那么一旦富贵在身就知足而退,就是一种智慧了。在这一点上,他比历史上那些功高盖主又贪恋权力,最终身败名裂的“牛人”们强多了。

李靖最初萌发功成身退的念头是在贞观八年十月,那时他担任宰相刚满四年。他自称患了足疾,坚决请辞。这可不是故作姿态装装样子,他言辞非常诚恳,是真辞,不是假辞。

李靖的这一举动,让唐太宗既欣赏又感动,又是赐马又是赐寿木拐杖,还把他与那些身处富贵而不知足,哪怕身体有病已无法胜任工作,也要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古人拿来比较了一番,赞扬他能识大体:您的美德,真不愧为一代楷模!

然而,李靖辞职两个月后,大西北的吐谷浑就搞起了事,兴兵进犯凉州。朝廷决定镇压,可派谁统兵呢?最佳人选当然是李靖,但他老人家有足疾,又刚刚辞了职。

没想到年逾花甲的李靖得知消息,顿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腿也不瘸了,走路也不拐了,精神抖擞地主动求见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出征。

这说明他的足疾并无大碍,也许根本就没事,当初不过是为辞职找个借口。

老将军主动请缨,当然令唐太宗喜不自胜。他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为各道行军总管,对吐谷浑展开了大规模反击。

时值腊月,天寒地冻,昼夜温差巨大。天气还不是唯一的问题,路上野草被吐谷浑人一把火烧光,战马无食可吃无水可饮,有时补给不足,士兵们也只能喝马血解渴,但这些都没能阻止李靖大军的脚步。

五路人马一路进发,取得一系列胜利:李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进展神速,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今属青海)击败吐谷浑军,杀其名王(诸王中名位尊贵者),缴获大批牛羊,北路的主力军分别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率领的南路军深入荒漠二千多里,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伏允可汗并将其大败,俘其名王;薛万均于赤海击败了吐谷浑天柱王军;李大亮部于蜀浑山收获也不小,俘虏名王二十人,其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

随后,乘胜追击的唐军一直追到今新疆且末,山穷水尽的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率众投降,吐谷浑灭亡。

从大军出发到大功告成,仅用时两个月。

李靖仿佛是为打仗而生的,一有仗打就精神百倍,哪怕在晚年,年过七十的他已患病在身,听说唐太宗要打高丽,依然“闹”着要去,还说什么只要皇上不嫌他老,他的病马上就能好,可是李世民念他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终不忍心让他再赴疆场。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是为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李靖位于第八名。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的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岁。据说他死后成了神,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困,百姓为其建庙,把他当神一样供奉起来。

玩得转阳谋,玩不转阴谋

三篇课文串起一场将相不和的阴谋小学语文课文《田忌赛马》:齐国将军田忌和其他齐国贵族一样喜欢赛马,有一次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三场,却都因为自己的马匹比齐威王的稍差一点儿而输掉了。当时军师孙膑就在赛马现场,他为田忌调整了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上等马对齐王中等马,中等马对齐王下等马,下等马对齐王上等马,最后赢得了比赛。田忌也趁机将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将其拜为军师,请教兵法。

初中语文课文《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派出大将庞涓领兵攻打赵国,赵国派出特使向盟国齐国求助,齐国派出将军田忌、军师孙膑率军援助韩国。孙膑是庞涓的师兄,早年曾受庞涓迫害,成为终身残疾,因此立志这次要打败庞涓。孙膑向田忌进言不要直接援助赵国,而是进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听闻齐国出兵魏国,只能仓皇撤退,最终在行至桂陵时被埋伏在此的齐军包围,大败而回。

高中语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国谋士邹忌早晨起床照过镜子,分别问自己的妻子、小妾和客人,自己与齐国第一帅哥徐公相比谁更帅,三人都答复邹忌更帅。但是邹忌过后细想,觉得三人之所以都认为自己更帅,是因为偏爱他或是有求于他,于是邹忌用同样的道理劝谏齐威王应该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齐威王采纳了建议,齐国因此政治清明,齐王也赢得了很多诸侯国的一致拥戴。

单纯看任何一个故事,都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着哲理,但如果回归当时诸侯争霸的时代背景,一场惊心动魄的“琅琊榜”式宫廷阴谋,就会跃然而出。

01

孙膑是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之后,与庞涓同时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庞涓学成之后来到魏国出仕,受魏王赏识一跃成为上将军,并培养训练了一支庞家军。

庞涓自知学问能力不及孙膑,于是以要将孙膑引荐给魏王为借口,把师兄孙膑骗到魏国,挖出孙膑双腿的髌骨,并逼孙膑写出祖传的《孙子兵法》,孙膑只得装疯卖傻,这才骗过了精明的庞涓,在魏国苟活下来,同时不断找寻脱身的机会。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史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脱身的机会说来就来了。

齐国派使者出使魏国都城大梁的消息传到了孙膑耳中,孙膑分析之后认为,当前只有齐国的实力才能与魏国相抗衡,因此这次齐使赴梁是自己脱身的绝佳机会。

孙膑私下请求拜见齐国使臣。齐国使臣早就听说过孙膑的大名,可接见之后见到来人遍体鳞伤的落魄样子,不敢相信他的身份。孙膑讲出自己的不幸遭遇,又精准分析天下大势,打动并说服了齐国使臣。使臣在回齐国的时候,偷偷将孙膑藏在了自己的马车上,于是孙膑成功逃出了庞涓的魔掌。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史记》)“梅长苏”孙膑改头换面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尽管与《琅琊榜》中梅长苏应邀入京有区别,他是偷渡入城,但是他同样是一到临淄便住进了大将军田忌的府上,不过孙膑倒是真心想依靠和帮助这位田忌成为“一品军侯”的。

孙膑住进田忌府上的目的是借助田忌接触齐王,于是便有了第一篇课文里的“田忌赛马”。

孙膑帮助田忌在赛马比赛中战胜了齐威王,引得齐威王大为震惊,田忌顺势将孙膑介绍给了齐威王。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史记》)从此,孙膑开始帮助田忌一步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将军走上权力的巅峰,而在争权之路上,田忌的头号政治对手正是邹忌。

02

邹忌特长是弹琴,还因此得以觐见齐威王并得到信任,后来因为劝谏有功(也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所讲的故事),被封为相国,号称成侯。

邹忌不是小人,而是一个有才干、有抱负的政治家,几乎可以与现在我们熟知的商鞅、吴起、李悝等战国时期的改革家相提并论。他辅佐齐威王改革政治,任用贤能,使得齐国在短短数年间国力大增,成为当时响当当的大国。

要说他与田忌为何成为政敌,就要从魏国进攻赵国,也就是课文《围魏救赵》的前奏说起了。

公元前354年,魏国因不满赵国进攻盟国卫国,派兵干涉两国之间的战争,并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孙膑由此为田忌开启了第一次谋划。

齐威王问:我们对赵国是救还是不救?

邹忌作为相国第一个站出来说:魏国太强大,不如不救!

与田忌一派的大夫段干纶站出来反对:若不救,对我们不利!

齐威王问:这是为何?

大夫段干纶反问:三晋之中魏国兼并赵国,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

齐威王认为有理,决定出兵援助邯郸。

段干纶按照孙膑的指点说:臣所说的有利不利不是指这个,如果我们援助邯郸,只能保存赵国得罪魏国,但是如果我们乘虚而入包围魏国都城大梁,那么就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使得赵国在魏国的进攻中被削弱,又可以削弱魏国。

齐威王连连点头称赞。他首先想到了足智多谋的孙膑,想让孙膑带兵出战,但孙膑推辞自己身有残疾,不宜带兵,推荐田忌做主帅,自己从旁辅助。

于是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领兵二十万直逼大梁。

最终结果如第二篇课文,庞涓听闻齐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的消息仓皇而回,被埋伏在桂陵的田忌军队包围,损失惨重。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史记》)03孙膑通过此战让田忌在齐国声威大震,毕竟能够打败实力强劲的魏国,田忌的这份功绩还是很有分量的。

大胜回国,田忌受到齐威王的关注和器重,被晋封为上将军。

此时脸上最难看的就是邹忌了,毕竟之前邹忌是主张绥靖的。随着田忌这颗将星璀璨升空,邹忌开始担心自己的相位不保,对田忌也多有忌惮。几年间,齐国出现了将相“不相悦”的局面。

田忌在齐国声势日渐高涨,为报孙膑恩情,他许诺有朝一日一定要帮孙膑报仇,除掉庞涓。

公元前342年,魏国突然袭击韩国,韩国兵败,向齐国求援,齐威王赶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田忌认为这是帮助孙膑报仇的大好时机,向齐威王建议:我们应该明确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援,让韩国与魏国血拼,这样双方实力都会削弱。等魏、韩两国精疲力竭,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齐威王听从上将军田忌的建议,接见韩国特使并明确表示支持韩国。

韩国君臣自恃有齐国撑腰,士气高昂,出动十万兵马对战魏国主力,没想到五战都以败北收场。如此惨局之下,他们盼星星盼月亮仍见不到援军到来,赶忙再次派出使臣前往齐国。

邹忌手下第一谋士公孙闬积极为主公出谋划策:相国大人为何不建议齐王率领诸侯国共同讨伐魏国呢?打了胜仗,是相国您的谋划,那么您也有功劳;打了败仗,田忌没有功劳,兵败如不能自杀殉主,以后也无法立足朝廷。

邹忌对此一箭双雕的计策很是认同,次日便向齐威王进言,请求派田忌讨伐魏国。

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战国策》)于是齐威王再次任命田忌为上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兵援助韩国。

孙膑还是建议田忌用“围魏救赵”的办法,不直接援助韩国而是直扑魏国首都大梁,庞涓闻讯果然又从韩国撤军。

孙膑又建议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主动放弃对大梁的包围撤军回国,引庞涓追击。

他们第一天在营地摆放十万个做饭的灶台,第二天放五万个,第三天放三万个。庞涓观察灶台的数量认为齐军已经溃退,于是不设防备带领骑兵连夜追击。当赶到马陵的时候,看到一棵树上赫然写着:“庞涓死于树下!”此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全部被歼,庞涓在树下羞愧自杀。

这就是孙庞之争的最终结局。历经十五年,田忌终于帮孙膑报了大仇,两人的声威传遍天下。

魏国主力大损,国力衰弱,从此齐国称霸天下。

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而朝田侯。(《战国策》)孙膑深知田忌和邹忌不合,如今田忌战功赫赫,孙膑怕邹忌从中挑拨使得田忌被君主猜忌。

孙膑找机会将田忌拉到一边深谈:将军有意做一番大事吗?见田忌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他补充道:将军您兵不卸甲返回齐国,只需留下少量军队把守隘口桥梁,背靠泰山兵锋直逼临淄,冲破临淄的城门可以说轻而易举。到时候齐国大权必将落入将军之手,对手邹忌将再无容身之处。否则,将军您现在回到临淄,恐怕也不能善终。

田忌听闻此言喝道:我身为齐国公族子弟,怎么可以犯上作乱!

最终田忌没有听从孙膑的建议,孙膑见此情景与田忌别过,从此归隐田园。

04

邹忌责备公孙闬出了馊主意,如今田忌大获全胜,气焰将更加嚣张。但公孙闬自信满满地请邹忌放心,他已经有了妙计,可以除掉田忌。

公孙闬派人带着十两金子,到市场上找了个算卦的人对其讲道,我是田忌的门客,我们主公三战三捷,声威震动天下,想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帮我算算吉凶!

随后公孙闬收买算卦之人,将其带到齐威王面前,对田忌诟病诽谤。齐威王信以为真,认定了田忌要谋反。

田忌听说齐王正在举国追捕自己,无奈之下只能逃往了楚国。

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邹忌担心自己陷害田忌的计谋被拆穿,于是派出门客前往楚国游说。

邹忌的门客来到楚国,对楚王说,邹忌对楚国不友好,是因为他怕田忌回到齐国,大王何不利用邹忌、田忌二人的矛盾,将江南的土地封给田忌,这样邹忌就会认为大王有意收留田忌,从而对楚国友好;田忌也会感激大王恩德,不再想回到齐国,而且即使他日后回到齐国,也会记得大王的恩情。

楚王听后果然将江南封给田忌,从此田忌只好留在了楚国。

等到齐威王去世之后,齐宣王继位。他得知了田忌的冤屈,将田忌接回齐国,只可惜那时的田忌已是垂垂老矣。

孙膑让田忌篡位是对的,田忌选择不篡位也是对的。这两条路,一个是当时的最优选择,一个是身为人臣的必然格局。

你在哪个格子里,最多也就只能长成那个样子。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01

廉颇逃跑到魏国后,赵国又丧失庞煖、乐乘、乐间等数位名将,以至于一时之间国中无战将可用。秦国乘虚而入,三路大军进攻赵国,接连打下了几个战略要地,兵锋直逼邯郸。

此时,国中大臣纷纷进言,要赵王召回廉颇,赵王也意识到国中确已无人可用,便派出使者携一副名贵的盔甲,乘四匹快马前往魏国,探查廉颇是否有归国之心。

使者临行前,被赵国相国郭开召至府中。郭开拿出四百两黄金给使者,说,廉颇老将军老了,赵王不过是拗不过大臣们,所以才不得已派你去问,这只是例行公事,归来后该怎么回复,你一定要想明白了!

使者得了郭开的金子,喜笑颜开:相国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秉承大人的意思,不让廉颇回到邯郸!

另一边,廉颇见赵国使者来访心花怒放,料定是赵王要召自己回国带兵。接待使者时,他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加十斤肉,还当着使者的面上马弯弓,暗示使者,自己身体康健,还可以带兵打仗。

然而使者回到邯郸,回复赵王时说的却是,廉颇老将军年事虽高,饭量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跟臣吃饭的时候,竟然去了三次厕所。

赵王听完之后,认为廉颇终归还是老了,打消了召回廉颇的念头。

廉颇在魏国苦苦等待,却始终不见赵王军令,魏国君臣也不信任廉颇,对其多有防备,不准其带兵。

楚王听闻这些事,便暗中派出使臣将其接到楚国。楚王对廉颇的骁勇善战早有耳闻,如获至宝,拜廉颇为将军。

但是廉颇心中只有赵国,心中闷闷不乐,终于孤独地病逝于楚国都城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