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9章 走出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2 / 3)

原因二,很多人习惯于只关注自己。

只关注自己的人不幸福,因为他得不到爱。他也不懂得人要爱别人才会幸福。自怨自艾的人都是太关注自己了。如何转向关注别人呢?先要培养对别人的兴趣。你可以给自己一个课题,要弄清楚周围每个人的性格,于是你会观察他们,进而关注他们,再下一步也许就可以关心他们了。

要宽容地看待别人,也许某人很土气,但是要知道,他生长在山乡。你自己如果生长在山乡你也许会更土气。有人很小气,可是这也许是他的幼年经历造成的。我们看人时,不要总盯着其缺点,这样,你就是觉得别人值得关心了。

再有,一个人如果自己活得不快乐,是无暇顾及关心别人的。如果你自己不快乐,先要尽量消除让自己不快乐的因素,让自己活得快乐些,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八、赞美别人必须诚心

许多社交书上都讲到,赞美别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好办法。但是应用得不好,这也是坏方法。

其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诚心,如果你赞美别人时,心里的确认为他(她)有这个优点,那么这种赞美是好的。如果你赞美他(她)时,心里却并不以为然,这就成了“拍马”一类活动了。有些时候“拍马”也许有效,但是,却会受到别人的轻视,实在是不可取的。

要诚心赞美别人,就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

九、快乐就是善良

不仅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这就是善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你快乐,别人看到你也就快乐。你让别人快乐,这难道不是一种善良吗?

相反,愁苦就是罪恶。因为你愁苦,你就要惹得别人难过,这岂不是害人。

你或许会说,有人幸运,有人不幸,难道不幸的人还不许愁苦吗?还要加上“罪恶”之名吗?

且听我说。如果遇上不幸才愁苦当然不是罪恶,但是我们常常见到的愁苦者,他们的不幸不少是自找的。而且还有许多人,他们所遇到的挫折不幸本来都很小,可是他们还是日日愁苦不堪,这些人就有“可恶”之处了。这些人的内心中,或者说其“原始人”,实际上是以愁苦作手段,胁迫别人去关心他。

假如你看到生活并不困苦的一个老太太,一天到晚和别人唠叨儿女不孝,自己身体不好,你会相信这是个极善良的老太太吗?不会!很可能她是在用所谓的“愁苦”作武器来指责儿女,来博取同情。

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里有一个女主角叫枣花,表面上看似乎很善良,为了让母亲高兴,她嫁给一个不爱的人。她对丈夫极为顺从,却饱受丈夫欺负。从这个角度看,其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这个人心理不健康。她本可以不嫁给那个不爱的人,但是她嫁了,然后用她的愁苦来让母亲内疚:看你把我害的。这岂是善良!她顺从丈夫,却不给丈夫真爱。丈夫不满却又说不出她的不是,气得只好用欺负她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于是,丈夫(铜锁)穷凶极恶的行为招来了人们的义愤;而她终日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虽也博得了人们的同情,但细究起来,于“可怜”之中着实还有几分可气,人们又自然会“怒其不争”。

以愁苦之态博取同情和关心,是人常有的无意识习惯。来源是,当人在婴儿时,一哭就会有人关心:饿了哭有人喂奶,热了哭有人换衣服,儿童愁苦时自有父母会来帮助。

但是,人长大了就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不能依赖别人了。你的朋友也没有责任和义务一定要安慰你的愁苦。所以放纵自己沉溺于不良情绪中是无益的,也是不好的。

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要愁苦,也不要忧郁,我不以此勒索别人的关心,我要为自己负责。这样就可以减少愁苦,增加快乐,而快乐的你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十、忍耐的害处

中国的传统提倡忍耐。人们认为人际冲突是难免的,只有相互忍耐才能相安无事。人们认为能忍耐的人才能宽容别人。忍耐被用来衡量人的意志,能忍耐的人会被认为是强者。今天,我们在街头、在公园的字画摊上常常可以看到写着“忍”的工艺品和条幅。由此可以想象有多少人会把一个“忍”字挂在家里,更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在心里挂着一个“忍”字。

然而,忍是对人极为有害的。“心”字头上一把刀,这是人们对“忍”字的形象注解。这把刀是会戳伤心灵的。

忍耐使人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因为,大量消极情绪(主要是愤怒)会郁结于心。人们误以为时间久了这种情绪会渐渐消失,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讲过,未宣泄的情绪会埋在心里,历时几年几十年也未必会自行消失。这些郁结的情绪严重损害着人的身心健康。

长期忍耐,会使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懦弱,于是忍让变成了屈服退让。这些人会被人欺负,却不能捍卫自己。

长期忍耐,会使一些人变得冷漠。与其说他们喜怒不形于色,不如说他们已失去了人本该具有的喜怒哀乐。这种人更没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就算名利上获得成功,也已无幸福可言。

长期忍耐,会使一些人变得暴躁。他们心里有一个火药库,火药越积越多,于是一个小小的触发,就会引起他们的大怒。

长期忍耐,还会使人变得冷酷。“残”“忍”两字是相连的,残酷的人往往就是能忍耐的人。因为他们在忍耐中情感变得淡漠了,因为他们做出残酷行为时不会有同情和怜悯心,也就是所谓冷酷无情。

因此,请千万不要忍耐。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从心所欲,想打人就打,想骂人就骂呢?也不是。

我们可以用更合理的手段宣泄情感。

如果某人说的话触怒了你,你当时忍下了,但是在第二天,你找碴加以报复。这样做,起不到警戒对方的目的。因为当时你没说什么,对方会认为对那句话你不在乎。第二天你找碴报复,对方不知道你是为什么要找碴,他不能把这件事和前一天的事联系起来看,他只能归结为你的喜怒无常。

因此,你应该在当时对对方加以警戒。你可以凛然正色地去告诉他:“听到你这样说我很愤怒,我认为你这是一种挑衅!”或者类似的话。不需骂人,骂人正显得你脆弱。要以坚决的神态、严肃的口气告诉他,他错了。如果他的行为很过分,你可以要他道歉。这样,你不至于心里窝火。而他也会明白,你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人。

有些人认为,这样做会伤和气,这也是一个误解。实际上,一个处处忍耐的人会被当成弱者;一个当时忍耐以后又报复的人会被看成小人;而一个敢于捍卫自己权益,有理有利有节地反抗别人的人反而会受到尊重。有句俗话“不打不成交”,人际冲突处理好了反而可以成为人际交往的催化剂。

十一、“自尊心过强”的人

我们常常可遇到“自尊心过强”的人。他们听不得一句批评。不知怎么,你就触痛了他的自尊,于是他就会勃然大怒。和这种人打交道是很难的。

实际上,所有“自尊心过强”的人都是自卑者。由于他对自己的某一方面很自卑,所以他才会表现出“自尊心过强”。他的过敏是由于他内心中的脆弱。

和这种人交往,要首先找出他对哪些事情敏感,自卑之处是什么?是相貌有缺陷,是贫穷,还是知识不丰富?知道了他的自卑之处,不要去刺激他这一方面就可以了。

如果你自己是这种“自尊心过强”的人,你所需要做的是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具体方法在后面将讲到。

十二、自我开放

衡量两个人关系深浅,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看他们的谈话的秘密程度。如果是一般关系,双方都不会和对方谈及自己的私事。如果是熟悉一些,可以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私事。如果可以谈隐私,那就是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了。

我们对别人越信任,就越敢向他们开放自己。能够对某个人诉说自己的隐私,就表明自己已经充分信任他了。因此,稍许更开放一些,你就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况且别人了解你越多,他们就越有安全感,也更能理解你,这也使他们更喜欢你。

当然,开放的程度最终还要依谈话对象而定。如果你对一个刚认识的人大谈你的隐私,他会感到你这个人太奇怪,反而不会喜欢你(除非对方是心理医生)。

能不能开放自己,和你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过于封闭自己的人大多是心理有些不够健康的,封闭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手段。所以他们应该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尽快地加以解决。

十三、关注别人的需要

卡耐基谈社交时,引过一句妙语:如果我钓鱼,装鱼饵时我不会想我爱吃什么,我要想鱼儿爱吃什么。

但是生活中人们经常犯这种错误:把自己爱吃的东西放在渔钩上。例如男孩子在和女孩聊天时,喋喋不休地谈论足球,谈论自己的男性朋友,谈论自己的爱好。

“鱼”是不是喜欢吃这个呢?

再如,有的人喜欢自吹自擂。要知道,这对别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有趣的内容。

人际交往中,你需要偶尔让自己关注一下别人的需要,问问自己:他(她)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去做一些能满足对方需要的事。假如对方是个火花收藏者,在他的生日送他一套他没有的火花,就比送一个蛋糕要好得多。即使蛋糕更贵他也会喜欢火花。

这里还有一个好处,是他由此看到了你对他的关注。

十四、“观想本尊”法

据说卓别林在一次聚会中一时兴起唱了一首歌曲,歌声高亢动听。人们赞叹说:“想不到你歌唱得这么好。”卓别林回答说:“我不会唱歌,刚才我不过是在表演一个著名歌手。”

卓别林的话不仅仅是一个笑话而已,其中别有一番含义。许多事我们之所以做不好,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不会做,而不是我们不具备做这件事的能力。卓别林相信自己不会唱歌,你也许相信自己不会交际;所以卓别林不会唱歌,你也不会交际。就算你有潜在的交际能力,在你不相信它时,它也发挥不出来。但是卓别林更聪明,他模仿歌手,让自己设想此时此刻是这个歌手在唱,于是就能唱好歌了。尽管卓别林还是不会唱,但是他的歌手会。假如卓别林一次次去演歌手,去唱,终有一天,他会发现歌手和自己已结合为一体。那时歌手就是卓别林,卓别林也就会唱歌了。

人的需要千变万化,但是,有一些需要是共同的。例如被喜爱的需要,被尊重和重视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时时关注这些需要。

前面我们曾提到过佛教密宗有一种修炼方法叫做观想本尊。修炼者选一尊佛像,想象这尊佛像进入自己的胸膛,越来越大,直到和自己一样大,充满了自己的身体,和自己融为一体。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使自己渐渐接近佛。这和卓别林的方法实在是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想象自己和别人融合而获得别人的品质。这也正是我们要讲的交际心理学技术——在此姑且称之为“观想本尊”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