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11章 做情绪的主人(3 / 3)

紧张焦虑往往来源于“我必须做到最好!”“如果出错就全完了。”等认知。运用认知重塑改为“我只需发挥出实际水平”,“出些小错没有关系”,就可以减少焦虑。

比如考大学前自己总想,“考不好我这一辈子就全完了”,“考不好对不起全家”,这样怎么会不紧张?应该想,“人生路很长,失败了也还有下一次机会”,“我只要尽力,就问心无愧”。

(二)采用“接受最坏结果”方法

对自己说:“最坏又能怎么样?”一个企业家工作不顺利,焦虑得苦不堪言,他问自己:“最坏又能怎么样?我会被枪毙吗?显然不会。至多也就是负债累累,公司倒闭而已。好吧,就算公司倒闭了,我还不是我吗?我不还是能活吗?还是可以听音乐会能看电影吗?我怕什么!”于是他的焦虑减轻了,他以轻松的心态工作,半年后他的公司就扭亏为盈了。

(三)有计划地生活

事情虽然很多但并不会都让人焦虑。让人焦虑的是事情很多而又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如果我们没有计划,就会感到事情千头万绪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进行,就会焦虑。有计划就会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事情虽多也不会焦虑。

例如我要装修房子,在装修前就计划一下,需要什么材料、什么工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心中有数就不会临时忙乱。

如果在入睡前,把第二天出门要带的东西先找出来放好,第二天早晨就可以轻松了,不会慌忙找不到该带的东西。

我曾经有一个时期事情很多,很焦虑,后来我采用了一个极简单的方法:把要做的事写在一张纸条上,纸条贴在书桌前墙上。这样,我用不着把事情都记在脑子里了,干完一件事划掉一项,感觉很轻松。如果事情多得做不完,那就按重要性和紧迫性排一下顺序,把最重要或最紧迫的事项前标上一个星,先做这些事,其他事做不完就算了。

(四)凡事不拖延

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莱肯举过一个小例子。戴维丝女士收到姑妈寄来的生日礼物,她本想回一封简单的信:“羊毛衫我已收到。它很漂亮、尺寸也合适。非常感谢。”但是她拖了一下,没写,结果一转眼就拖了两星期。这时她估计姑妈一定要着急了,她打算写封长长的充满感激的信来弥补。可是她很忙,一时抽不出时间写这么长的信。于是她又拖,一拖又是两周。戴维丝很内疚,觉得必须写得更长,认真解释一下才能让姑妈原谅她。这样又拖了一段时间。戴维丝越来越烦恼、焦虑,她一天到晚想着怎么写这封信,却越来越难以痛下决心。

拖延不得不做的事是很傻的,因为事情会越拖越难做,你拖延补衣服上的小洞,这个小洞会变成大洞。何况在拖延的时候,你还要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增加心理压力。

拖延的原因往往出于畏难情绪,要告诉自己,未知的事想起来总是比做起来难。某记者要采访一位高级领导干部,起初他也很焦虑,但是当他壮起胆子去了,却发现那个老人十分平易近人。所谓困难大都像那位要人,当你面对他时就发现他实际上并不难对付。

(五)多用肌肉,少用脑筋

有时,焦虑的原因是头脑钻进了一条死胡同,思路打不开。想问题时,像在野地里迷了路似的,转来转去又转回老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人应该先把问题放一放,先做些别的事,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回头想这个难题,你会找到一条新的路径。锻炼身体是最好的“别的事”,因为,人焦虑时,身体积聚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得不到消耗就会损伤身体,体育运动可以消耗掉这些能量。另外,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耗费脑力较少,这可以使脑子更充分地“空下来”,使大脑得到休息。

有一次诸葛亮去找刘备谈国家大事,却发现刘备正在编席子。诸葛亮很生气,责怪说:“你身为领袖,怎么能做这种小人物的事。”刘备急忙扔掉席子,解释说:“我是用来解忧。”

诸葛亮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去看问题的。他认为,如果让将领们看到刘备编席,会使他们产生轻视刘备之心。而刘备是从心理情绪调节的角度出发的,编席是体力活动,可以减轻焦虑。刘备身为领袖,事务繁多责任重大,心理压力较重,编编席消除焦虑是很必要的。诸葛亮虽是人杰,可惜不太重视调节自己的焦虑。因此在与司马懿对阵时,司马懿预测说:诸葛亮“食少事烦,其能久乎”,结果诸葛亮果然一病不起,这正说明他思虑过重而不善于化解焦虑。心理学家知道,焦虑者往往会食欲下降。这可以作为诸葛亮是死于焦虑引起的疾病的理论依据。

由此可见,诸葛亮也有缺点,他不懂得做些体力活动对心理调节有多么重要,活活把自己害死了。

消除焦虑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论用何种方法,要想见效,都要认真去做,要持之以恒。一次也许不见效,那就再做一次,不要轻易否定这种方法。你得了病吃药,也不可能只吃一次药就能做到药到病除吧?如果是慢性病恐怕要连吃上几天、十几天,才能看到效果。消除焦虑的方法也是这样。

十二、命运不是母亲——致某些忧郁者

命运不是母亲,但是有许多人习惯于以孩子对母亲的方式对待命运。

这里说的是那些终日忧郁苦恼、怨天尤人的人。忧郁难道是适意的感受吗?为什么有的人抱着它不放?在实际生活当中,这种忧郁者并不少见。他们善于抓住每一点点不幸,让自己沉浸在忧郁苦恼中:“啊,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活得太苦了!”“命运对我如此不公正!”“为什么偏偏是我遇上这不幸!”我们承认,他们的际遇或许的确不太好,或许他们真的很不幸,但是沉浸在忧郁中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把这时间用于获取新的成功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背着瓦罐在街上走,由于人群拥挤,瓦罐被别人不小心打破了,那个背瓦罐的人头也不回往前继续走。旁观者喊道:“喂,你难道不知道你的瓦罐破了吗?怎么头也不回?”背瓦罐的人——现在他已没有瓦罐了,回答说:“回头有什么用,我现在需要去买一个新瓦罐。”

如果是忧郁者就不会去买新瓦罐,他一定会守着碎瓦罐哭个没完。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为了博取同情。这是后来我才明白的。

如果说用忧伤博取亲友同情,这虽然也不是健全的心理,却情有可原。可是忧郁者就是在独自一人时,也会让心哭个不停,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博取命运的同情,是为了让命运看到自己的可怜、悲惨,乞求命运垂怜自己,以求得到更好的未来;是为了控诉命运的不公正:她偏爱别人,给他们如此之多,而对他却分外刻薄,给他如此之少。也许小时候他母亲对他不够好时,他就用过这类苦肉计,长大后的他,隐隐地把无形的命运女神当成母亲对待,用悲惨忧伤向她乞求,也向她抱怨。

假如命运真的像一个母亲,他们这样做也不算太错,可惜命运不是母亲。

命运从不懂得怜悯弱者。虽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但天是不会老的,因为天终究是无情的。

南唐时期,后主李煜因势力日渐衰弱,困处江南,于是他向军力强盛的宋朝求和,同意不称唐朝自贬为江南国主,同意进贡称臣,只求偏安一隅。但是宋朝军队仍旧南下灭掉了南唐,李后主沦为臣虏。虽然他会吟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哀婉的词句,命运也不曾有一丝眷顾给他。

命运不像母亲,却有些像一个女人,一个野性的女人。对那些不能吸引她,不能征服她的男人,她是轻视的、不在乎的。像郝思嘉对待那些追求者们一样,她挑逗他们,戏弄他们,在需要利用他们时,她和他们结婚,但是目的不过是骗取他们的财富。她看到他们为她痛苦也不会动心,只会因此更轻视他们。命运女神也是这样一个野性女人,当你在玩扑克输了的时候,她不但不愿给你几张好牌帮你转运,反而会把最次的牌给你。在你身处逆境时,她会把疾病、灾害加在你身上。但是,如果一个人征服了命运,如果他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如果他焕发出了自我的光彩,命运女神则会像一个痴爱着他的女人一样,帮助他,服从他,为他寻找他所需要的机会。爱默生说的一句话很切中这个感觉,他说:“一个人只要身上有一点儿神圣的东西,苍天就会在他面前屈服,接受他在上面盖的印章,任凭他塑成任何形式。”

忧郁者的怨言是对的,命运的确不公正。命运不是一个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向的母亲,相反她明显地偏向宠爱一些人。“那已经有的,要给他更多;那没有的,把他仅有的也夺去。”这就是所谓的马太定律。命运女神让富有者更富有,因为金钱会带来金钱;让智慧者更智慧,因为智者懂得如何汲取智慧的泉水;让勇敢者更勇敢,因为勇敢地迎向死神的战士反而最容易逃脱死神的魔爪。

有的人很成功,而他还不断得到更大成功的机会;有的人渴求一个机会却总得不到。假如把命运宠爱者所得到的分一点给别人,也许就会对别人大有益处。但是命运却偏不这样做,她固执地把一切都只给她所爱的人,哪怕他已不需要。

这就是命运的性格。

这是另一种公正,如同园丁,她把弱小的树枝剪掉,好让强壮的树枝更茁壮,这难道不对吗?难道一个园丁会剪去强壮的树枝,让树的营养均匀分配于各个枝条吗?

永远不要做忧郁者,永远不要乞求命运的怜悯,那只是在告诉命运,你是弱枝病木,你是该被修剪的;不要指责命运的不公,命运的公正不是你所懂的。

身处逆境时只有咬着牙和命运搏斗,战胜她征服她,像贝多芬所做的一样。而当你战胜命运之后,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会得到酬报。

也许我们该把命运称为自然规律,称为环境,称为大众心理,称为社会,不管称为什么都可以,但是我们要记住:命运不是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