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三、社会工程问题界定的思想方法(1 / 2)

公共政策问题的本质只有在其存在根由和逻辑起点中才能找到。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史表明: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建基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上的。作为政治系统的一种输出,公共政策的所有含义和功用就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问题”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存在根由和逻辑起点。美国学者J.S.利文斯顿指出:“问题的挖掘和确认比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对一个决策者来说,用一个完整而优雅的方案去解决一个错误的问题对其机构产生的不良影响比用较不完整的方案去解决一个正确的问题大的多。”

1.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

(1)政策问题情景(政策的制定背景及相关因素,政策的风险性);

(2)与政策问题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涉及哪些人的利益和权益);

(3)政策价值(政府和公众的认可程度与评价);

(4)政策效果及其概率(政策执行后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政策问题的确认

把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过程就是政策问题的确认和界定过程,包含四个阶段:考察与收集——选择与确定——结构辨析——问题界定(深层问题的界定)

(1)考察与收集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结构的扭曲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失调,它既表现在宏观结构与运行的层次,也反映在微观结构和运行的层次。考察与收集社会问题实际上表现为对社会结构状态和社会运行状况的一种评价和认知。问题的逻辑结构如下图,所谓问题,就是指“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的偏差,或者是系统的现有状态与期望状态的差距。”

也就是说,问题是考察者在一定的理想状态规定下对现存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差距的一种认知。

首先,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问题的考察者。有没有社会问题,是不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力做出评判。当某一个社会现象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时,至少不是一个社会成员的认知状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状况是不同的,也就是现存状态是不同的,他们的社会理想是不同的,所以往往对社会问题的认知是不同的。其次,也是主要的,当大多数人都公认同一类社会问题时,也说明社会有较高的整合度。这类问题才有可能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因为公众的认同是政府认同的前提。

所以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即某一个社会成员的问题。因为尽管社会总体上是很富裕,但仍有个别潦倒在街头的人。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与认同这个问题的人数成正比的。所以,统计方法是了解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2)选择与确定。

不同的社会问题其重要和紧急的程度,在决策者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决定问题重要和紧急程度的参数:

如果按照政策问题重要性和紧急性程度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可以分为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种情况。第四种情况可以不讨论。重点讨论三类政策性的问题。

第一,重要不紧急的问题:重要不紧急的问题一般都是战略问题。体现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问题都是重要的问题,但是并不是十分的紧急,能够作为紧急问题的,是当下就要解决的,不解决系统就会失稳,进一步的操作就不能进行。说它不紧急,就是并不影响当下的操作,或者与当下的操作没有直接的意义。但是战略问题的正确解决,会引导当下问题的科学解决,它使当下问题的解决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它涉及原来的战略性政策与将要确定的新的战略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需要讨论才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