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一、社会政策目标选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的模型(1 / 2)

社会政策的目标与社会政策的概念有关。社会政策分狭义的社会政策与广义的社会政策。广义的社会政策“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社会及其‘组成部分’”(伊蕾娜·迪克森,1989)。“就目标观念来说,……与社会的重大行动相关。”(伊蕾娜·迪克森,1989)本文使用广义的社会政策概念,政策目标是在此基础上来使用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政策目标可以分为多种目标类型。根据政党自身的价值观不同,社会政策的目标分为: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政党,主张国家干预,认为公平是一种“天赋权利”,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和标价;以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为理论基础的政党,主张要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要把与市场相联系的效率确立为优先的政策目标(袁银传,2002);此外,社会政策追求的价值目标还有:追求自由或追求控制,追求个人主义或追求集体主义,追求人道主义或追求人权,等等(关信平,2004)。

根据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社会政策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也可以根据追求目标的复杂程度,分为单一目标、双重目标以及综合目标。也可以根据目标解决问题的程度,分为现实目标、中间目标和理想目标等。在现实中,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有时“不得不服从更为基本的更为迫切的目标以及任务。”(关信平, 2004)

本文根据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将建国后我国实际执行的就业政策分为三种类型,即追求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追求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和追求长期目标的就业政策。其中,追求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一般在1至4年内实现政策目标,即目标期为1至4年;追求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一般目标期为5至9年;追求长期目标的就业政策,一般目标期为10年以上。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建国后就业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决策者对社会政策目标的选择。针对同样的问题,在决策者追求不同政策目标的条件下,所建立的政策系统覆盖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即决策者利用的政策资源不同,控制和消解的影响因素不同,政策执行后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也将有所不同。建立如下模型:

该模型参考李黎明的《社会工程学:一种新的知识探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以及李钦湧著《社会政策分析》(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9年11月)中的模型。

1.Z轴表示社会政策目标

在制定就业政策时,政府要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政府选择的政策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根据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三种;可以根据追求目标的复杂程度,分为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和综合目标;可以根据价值观不同分为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政策目标等等。因此,Z轴上的指标分为政策目标一、政策目标二、政策目标三、政策目标四……等。根据就业政策目标的选择不同,其运用的政策资源不同,进而控制和消解的就业影响因素将不同,最后达到的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