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二、利用我国的就业政策对模型进行验证(1 / 2)

社会政策目标的选择一般与该国执政党的理念以及阶段性目标有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存在就业的问题,并且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由于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其利用的政策资源也随之不同,这样控制和消解的就业影响因素也不同,最后解决就业问题的效果也很不同。

本文根据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将建国后我国执行的就业政策分为三种,一是追求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二是追求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三是追求长期目标的就业政策。

(一)追求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

1.实际执行的就业政策

典型的追求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是用行政手段保障所有城镇劳动力人口就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惜用行政的强制,将农村劳动力固定在农村。典型的政策表现为建国初期对旧公教人员的就业采取全部“包下来”的就业政策、60年代初期回乡务农的就业政策、60年代中期的“上山下乡”就业政策以及90年代初期解决“民工潮”以及国有企业“待岗”、“下岗”人员的就业政策。

2.通过政策对模型的检验

一是上述政策均选择的是追求短期政策目标。政府面对出现的就业问题,以期快速加以解决,实现社会主义人人就业的目标。这与当时的理论认识相联系,当时理论上认为失业现象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实现人人就业。因此,上述政策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对于当时突显的就业影响因素,均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对于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是采取了每年全部到农村“上山下乡”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将城镇公开的就业问题转移到农村隐蔽起来。

二是在就业政策资源的选择上,政府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加以解决。不仅改革开放之前对待就业问题选择行政手段,而且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当出现“民工潮”以及国有企业“待岗”、“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时,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仍然是选择行政手段,即“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解决就业问题选择行政手段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城乡二元的就业政策,即国家对于城镇人口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对于农村人口则实行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就业的政策;不仅如此,国家还通过各种行政政策措施,将城镇剩余的就业人口转移到农村,并且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这种城乡二元的就业政策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改变,特别明显的表现就是目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政策。

三是通过政策消解的均是当时突显的影响因素,对于非突显影响因素,则不予考虑。解放初期出现就业问题的突显影响因素主要是:战争的破坏、政权的更迭以及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等政治和经济因素;60年代初期的突显因素表现为城镇人口的突增;60年代中期的突显因素表现为大量新生代对就业岗位的需求;90年代初的突显因素是农村和城镇国有企业中积累的大量隐蔽失业的公开化,特别是城镇国有企业中隐蔽失业的公开化。对于非突显的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出生率过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建国后到2000年的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摘每5年的数据,制成3线表)、就业体制单一(在国有、集体以及其他所有制中就业人员的比例,建国初期——2000年,摘每5年的数据),就业观念落后等因素则不予考虑。追求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将公开的就业问题迅速隐蔽化。这些就业政策的一些负面后果,对于今天仍有很大的影响。

该体系在短期政策目标的制约下,选择的政策资源较少,很多政策资源,例如经济政策资源、社会政策资源和文化政策资源等,均没有被利用;控制和消解的就业影响因素有限,因此,该政策系统实施后产生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还产生了很多负面效果。例如,号召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就业政策。国家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延长其受教育时间,导致这批人始终是国家解决就业难题的重点人群。

(二)追求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

1.实际执行的就业政策

对“下岗分流”人员实施的再就业工程是典型的追求中期目标的就业政策。从199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再就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