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一、玉门迁市:城市化建设激励下的政绩观(2 / 3)

难道就因为一幢政府办公的楼房,就具备了要使得一个政府作为搬迁的理由?难道只有搬迁才能拯救政府的“尊严”和维系玉门市的“发展”?两年前,我们也曾对这些问题产生过疑惑,但是今天我们对此早已冰释焕然,也逐渐理解了其间的些许奥妙。玉门市政府之所以搬迁,表面上看似为一连串无关宏旨甚至是意料之外的小事所促成,实际上背后有着深刻的制度因素。偌大的一个玉门市,竟没有玉门市政府可以盖楼的地方,这不禁使玉门市政府感到大为窝火:连政府办公大楼的改建都这么艰难,这个城市能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被建设成一个“繁荣”的城市吗?难怪玉门市的几任领导对此充满了忧虑。在外人看来,玉门市政府的“我的地盘我却不能做主”的情形不是什么太严重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政府来讲,其背后意味着城市建设的主导权已被“架空”,其实质是在公有制体制下出现的部门利益关系问题。

当时正是新的一轮城市建设高峰期来临的时候,在建设城镇化的高潮下,(玉门)管理局下了一个命令就是在玉门市再也不搞基建,不搞基建意味着咱们这个城市没有建设的前景了。城市发展有三个急:一个是工业,一个是农业,还有一个就是城市,一个地方经济增长可以说就是这三个方面。咱们当时那个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80年代就搞完了,玉门市也有个新市区,那个都是80年代搞出来的,也就是在城市建设方面再没空间,再一个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在全国搞得如火如荼,你到全国各地去看都是工地,在这种情况下,你说玉门这个发展,作为一届领导你要从政绩考虑,在城市建设上没有作为,这恐怕也是个大问题。

资源的枯竭、尴尬的体制、艰难的时局,都使玉门市感觉在夹缝中生存。

最后就因为这个办公大楼,最终导致迁址拍板,玉门市就搬迁到了玉门镇这个地方。当时是市委、市政府办事处,这个楼建起来两年以后咱们(政府)始终还是在上面,上届班子始终没有搬到这个楼里面办公,他可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艰难,并不是政府作为一个“光杆司令”搬过来就行了。因为当时的这片住宅小区没有建好,就是些路,这个路也是后面建好的。(DEK,2006)

此时的玉门市认为要想获得城市发展的自主权,离开玉门管理局势在必行。那么搬迁到哪里去呢?玉门石油城位置的搬迁早就经历了一个历史考虑的过程,玉门搬到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去的想法由来已久。1985年的那次会议,管理局H局长的意思就是透露一个信息,让玉门市增强信心另择新区。J主任说他把这个条子递给了当时的市长,希望他支持把城市往下移。同济大学的专家的选址是玉门市区以东5公里外的清泉乡一带,因为那里土质优良而且地势比较平坦,又处于兰新铁路和兰新公路交汇之间。因此清泉乡就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那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距离老君庙只有五公里的路程,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但是会上却没有接纳这个建议,玉门市决定维持原状。“会后我问市长,他说党委政府已经定了”,代理市长如是说。

为什么这么好的选择方案将会被否定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玉门市政府的搬迁有几种选择,至少90公里外的玉门镇并不是其唯一的选择。而专家给出的建议则是搬迁到玉门5公里外的清泉乡,这样玉门市和玉门石油管理局可以一起搬到那里去,搬迁的成本也不会很高。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会选择到离玉门市近百公里的玉门镇去呢?这里的原因首先是他们已经不想和玉门石油管理局共处了,希望尽量减少和他们打交道。这一点我们还比较好理解,因为玉门市政府已经十分厌倦了“小媳妇”的角色,需要获得自主的地位。但这只是最初的动机而已,其背后有着更深刻的考虑:清泉乡只是规划上更科学的选择,但是玉门镇的“功用”却是其他任何地方所不能代替和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