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4章 社会工程理论与研究方法(3)(3 / 3)

3.社会工程实施方式的转变:行政一体化实施方式到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整合、多方参与的网络互动式共建方式

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体制约束,形成了党和政府领导(党政不分)、群众参与的行政一体化的“权力――服从”型社会工程实施方式。在这种工程建设主体活动中政党是社会建设的轴心,它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社会动员力、整合力,群众是作为高度组织化社会中的“个体”(不具有独立地位)参与工程建设的,他们的建设智慧和主体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适应现代化文明社会社会工程建设的形势。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个体独立性日益增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社团组织(指非政府组织),爆发了社团革命。据有关专家估算,2004年,中国的社团组织总量已达到800多万个,这其中同时包括注册社团与非注册社团。[5]随着各种民间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公民社会日益形成,人们的公民意识日渐增强,公共精神日趋发育,要求参与社会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我国在社会工程实施方式上采取了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中介系统整合、公民普遍参与的网络式互动、形成整体合力的共建方式。这种社会工程实施方式,更加民主、开放、透明,是一种多向的、政府、社会、公民信任合作的良性互动实施方式,便于激发多方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智慧,充分兼顾参与各方的利益与诉求,充分吸收社会各方的意见与建议,不断调整社会工程建设方案,使社会工程建设更加科学、理性,有利于实现共建共享的社会建设目标。

4.社会建设内容上的转变:从注重经济建设到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从意识形态建设到社会体制建设

过去,我们在社会工程建设内容上,重经济建设,重社会物质成果,忽视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生活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忽视社会进步,从而造成了一些结构性的民生问题,例如人们常说的“七难”问题即就业、看病、出行、住房、治安、办事和就学难等。近年来,围绕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让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党中央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的社会工程建设思想,以调整社会工程建设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就更加突出了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内容更加充实、科学、完善,更加人性化。此外,社会工程建设内容的转变还表现在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从意识形态层面建设深入到了制度层面(社会体制层面)的实际运作。继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政治理念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和谐社会定为主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程理念。近年来,为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的落实,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民生问题的公共政策与法律、法规,例如《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正式出台,《就业促进法》颁布,《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被提交审议。在党的方面,中共中央颁布了五个人事制度改革文件,表明中共重视建立一个完整的干部制度。近日,中共中央又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工作规划》,提出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政府方面,全国人大通过审议了20年未能通过的《监督法》。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5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6月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发布。如此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表明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的建构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轨道,建设和谐社会已经从社会理想转变为社会现实,从政治宣言转化为社会工程行动。

综上所述,从社会工程思维的转变、社会工程设计的完善、社会工程建设的进步等方面我们足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历史新起点上进一步创新社会工程思维、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程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唐莉:《价值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第81-84页。

[2]《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3][5]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5期,第5-6页。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2007年11月2日《光明日报》。

从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到社会工程学

center张顺

摘要: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认为信息问题与激励相容问题是一个经济体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社会工程学则以社会理性人为基本假设,以及现有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约束下,如何通过社会规则与社会机制的设计实现合理的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社会变结构的条件下,社会规则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以及社会工程学研究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机制设计 社会工程学

@@@一、机制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

机制设计理论发端于20世纪早期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机制可能性问题的“社会主义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将分别是新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L。Mises)、哈耶克(F。Hayek)与兰格(O。Lange)和勒纳(A。Lerner)。随着苏联的日益强大,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许多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他们的争论焦点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能否获得成功,或者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能否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一方认为,社会主义计划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1920年春,米塞斯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核算》的文章,否认社会主义有实行经济核算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可能性。首先,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获得维持经济运行所需的信息;其次,就算中央计划当局能够获得这些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也不可能建立并求解涉及千千万万未知数与以数十万乃至百万计的物品和劳务的方程式;最后,即使计划当局解出联立方程组时,消费者的偏好和厂商的技术条件也可能早已发生了变化。哈耶克于1945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价格制度是一种使用知识的机制》的论文。他进一步强调中央计划当局缺乏必要的信息,有效配置资源所需的价格及成本信息只有通过市场过程本身才能够获得。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优于中央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