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六节 大儒常无父(2 / 2)

幻想出了一个理想化的父亲,对孔子的思想有不小的影响。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是一个高度重视“孝”的思想体系,孝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私德,甚至是公德,因为儒家相信,只有在家中对父母孝的人,才有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好人。

不幸的是,儒家对君王也产生了这样的幻想,他们希望而且相信国王有可能是一个“圣王”,他会像一个慈祥的父亲爱孩子一样爱自己的臣民。孔子以为,一个在家庭中孝敬父母的人,可以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国王,而国王则关心着自己国家中所有的“孩子”。这样一个国“家”,就成为了像温馨家庭一样的父慈子孝的理想国。

这对儒家思想有利也有弊。

其利,是儒家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一个像家庭一样亲密的国“家”。(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中文中才有“国家”一词,而不是希腊人的“城邦”。)受这个理想感召,历代儒家不懈地努力,也的确为中国文化中创造了许多美好的家庭,让许多中国人得到了天伦之乐的享受。

但有一利也有一弊,其弊就是相对比较缺乏对为君父者可能出现的缺点的有效的制约机制。幼年的孔丘没有看到父亲的缺点,对做父亲的人可能有的消极方面没有切身感受;青春期的孔丘也没有和多数男孩子一样,经历过反叛父亲并且和父亲冲突的过程;成年后的孔子也没有终于在心理上和父亲和解。所有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父子关系,他都没有经历过,因此也没有设计出一个更现实的而非理想化的父子交往模式,同样的,他的政治设计中也相对缺少——如果不能说没有——现实地处理君臣冲突并制约君主权力的机制。

也许正是儒家思想的这个弱点,使之适应了专制统治者的胃口。于是专制帝王变本加厉地改造儒家思想,使之更极端地增加了“君父”的权力,从而强化了中国文化中民众对专制的顺从。

种种弊端一开始或许不明显,积久则愈演愈烈,最后居然变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把臣子完全变成了君父的奴隶。这就和孔子设想中的“父慈子孝”的美好情景南辕北辙了。终于在五四时期中国人不堪忍受,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如果孔子死而有知,当然要大叫冤枉,因为按照孔子的纯净的儒家思想,如果父亲不讲理甚至残暴得要害死儿子时,儿子并不应该伸着脖子就案板,而是应该掉头就跑。儒家理想人物舜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舜的父亲再婚后,受到后妻的挑拨,对舜看不上眼,曾经试图杀死舜,舜也并没有说“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并没有慷慨受死。当然,五四时期就算孔子死而有知,也一样保不住“孔家店”,首先他已经是个鬼了,懂科学的五四知识界的人破除迷信,不会听他的鬼话;再有,儒家思想在中国堕落并被专制统治者利用,孔子也多少有一些责任,毕竟是因为他的思想中,他的政治设计中,对“君父”过于理想化,期待过多而防范太少,结果使我们被“恶父”所害。

说到这里,自问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处。如果只是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大可不必细心推敲。不过作者以为此研究颇有实用。似乎记得《艾丽斯漫游奇境》一书中,有一个迂腐皇后,每说一段话都要加个结尾:“the moral of this is……”(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请大家不要嫌弃我迂腐,我觉得本文的the moralof this is:幼年丧父的孔子所提出的理论,积极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家庭和社会的向往;而另一方面,我们这些知道最好的父亲也不是神,最好的领导者也会犯错误的人,也就知道了孔子这样一个智慧超群的伟人,为什么在他的思想中会稍稍有些过度理想化,他为什么过度相信“父母”或“父母官”,从而留下了被专制者利用的漏洞。关于如何修改儒家思想,我们也可以有一些启发。

补记:

写完这篇文章后,忽有一天,在读林语堂的文章时,听林语堂说,“孔子为什么注重孝道……吴经雄博士曾提出过……其原因是因为孔子出生时没有父亲”。不禁废卷长叹,天下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