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节 出山泉水浊(1 / 3)

我研究的心理学,叫做意象对话,最重视研究意象,因为意象可以最深入地体现心理。以意象而言,孔孟等正统儒家的心态犹如高山,端正磊落、正大光明,巍巍然使人高山仰止;墨家的心态犹如火焰,慷慨激昂、豪气干云,烈烈如火让人热血沸腾;而道家则如风似水,流动不居、洒脱自然,飘飘然令人心旷神怡。——当然,并非所有道家人物都是一个感觉,老子和庄子就相当不同,庄子更像风,像野马尘埃,可以神游八荒;而老子则更像水,谦和平静,似柔弱而实胜刚强。

水,这也是老子最喜欢用的意象,他说:“上善若水,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在心理学意象分析中,最基本的特质是“滋养”,象征着爱、关心、帮助。水又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因此也可以代表男女之性。这也正是道家所说的“善利万物”。

用水作象征物的道家,虽然以大智慧而见长,不像儒家墨家那样直接强调仁或爱,但实际上,也是包含着对人类的大爱心的。在道家人物看似平静的心中,血也是热的,只不过他们自觉地避免被热血冲昏头脑,而会头脑更冷静地爱人。因此,老子用的是另一个词来表示道家的爱心,这就是“慈”。老子说他有三宝,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一种有智慧的爱,是没有情结影响下的最纯洁的爱。

水,是不争的,这象征着灵活和智慧。水遇到阻碍,不会像一头牛一样直线冲击,而会就势转弯,绕过前面挡路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水的方向总是在转变,但是一条河最后总是会流向大海。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一种意志:水要东流入海。这就是水的坚定的意志,但不一定是使用蛮力气直接冲向大海的方向。

水,是谦下的,不会在无谓的争强好胜上耗费精力。这也代表老子推崇的积极性格,这和法家的好大喜功恰好成为对比。心理分析表明,骨子里越是自卑的人,才越要努力在外表上表现得强大,因为,他们需要外表的强大来安慰自己。而内心真正有力量的人,却反而敢于谦虚,敢于不争强好胜。

水这个意象,就是这样把道家所推崇的人格境界,很简明清楚地展示了出来。我们想到老子,就仿佛想到一条大河,平静中蕴含着力量,滋养着河边的草木,沿着自己的道路流向大海。

不过,几百年后的唐代,有位诗人杜甫又提到了水,他说了一句同样简明但实际沉重的话:“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因为,水到了后代’,开始有了清浊的问题。

在意象分析中,水比较清澈为好,那象征着心理健康、心地纯洁而没有污染;如果意象中的水肮脏混浊,则象征着内心出现了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比如,清水象征性爱的时候,象征的是美好的性爱。蝴蝶泉边的金花妹妹和阿黑哥的爱情以及性爱,都会和清清的蝴蝶泉一样美。而混浊的水,在象征性爱的时候,则象征着变态的性爱,比如窥淫癖、裸露癖等。同样,在象征心态的时候,先秦道家的心态,就如同纯净的清水河,而到了后代,则“泉水浊”了,象征的也是一种有所歪曲而不正确的道家思想了。

中国后代的政治,越来越不清明,逐渐被专制政治、法家思想、董仲舒所扭曲了的儒家思想等污染;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污浊,也会产生一种趋势,污染本来纯净的河流。而中国的士人,就面临着一个空前的难题,在这样的时代如何自处?如何面对这越来越污浊不堪的世界?

虽然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但是污浊化的趋势出现得更早,孔子感叹“礼崩乐坏”时,已经有了这个趋势。智者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因此,就有了不同的选择。

屈原的选择,美而不可取,他发现“世人皆浊我独清”,为了不和世人同流合污,毅然投水而死。——还好当时自然环境没有污染,河水还是很清澈的,如果是现在到处污染得发臭的河水,屈原只好投浴缸而死了。从象征意义看,他之听以选择投水而死,是象征着投奔那清水一样干净的世界。他保护了自己心灵的纯洁,但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个方法显然不能让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