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十节 中国文化“简史”(1 / 3)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小技巧,可以使一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那就是让他写一个自己的“简史”,用一百来字的篇幅,写自己一生的故事。由于字数极为有限,人们就必须写最重要的事情,从而能够从细微末节的小事中摆脱,看到自己一生的主线。

我也想用这个方法来写中国文化的源流,于是我写了下面一段话——

道家为其本,败坏后为权术;儒家、法家影响最大,儒家败坏后成为精神枷锁,法家更成为专制帮凶;墨家在侠中有留存;阴阳五行和医结合,亦和儒结合成为谶纬,和道家结合为道教;名家衰落,农家、兵家为实用;纵横家和法家合流;佛家与中国的道家结合为禅宗,与儒家结合为新儒家,俗化为民间宗教;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还未完全确定。

这样简单的总结,对我自己来说,是很清楚了,它能给我一条中国文化源流的清晰主线。但是,这样简单的总结,对交流来说是不够的。我必须有更详细的表达,才能使读者朋友们接受和理解。

实际上本书就是对这段话的详细的表达,所有本书中议论的事情,提出的具体观点,都不出这段话的范围。每一篇文章,都是在这条百转千回的文化之河上,选取一个点或者一个区域,照下的一张照片。而我们还需要有一个相册,能够按照顺序确定这些照片应有的位置。

我下面的总结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册。

本书目标,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梳理中国文化思想,条分缕析在中国文化成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特点的影响等。探询中国文化精华,以使我们的文化复兴有所凭借,并指出其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流弊,从而扬弃之。

但是,中国文化思想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有关文献汗牛充栋,任何一个话题要展开讨论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在下实在是不可能做到那样全面。因此,我只能满足于挂一漏万,只选取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一些浅显的分析。希望能够借助这些片断的分析,从心理的角度,大致勾勒出中国文化思想的粗略轮廓来,并用明白的语言去表达,从而让有兴趣的朋友,能够从中激发一点点思考。

道家是中国文化之本

所谓道家是中国文化之本,并不是一个历史的描述,不是说各家都是实际从道家分出来的支派,而是说,中国文化中最有影响的那些思想,实际上大都不出道家的范围。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儒家和法家,都可以看作是道家思想具体化或者扭曲化之后的产物。这也许是因为道家的思想深度最深,而广度也最大。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家是讲道和德的,儒家是讲仁、义和礼的,而礼之下就是法。所以根据老子的观点,道家、儒家和法家是逐级向下的关系,而法在礼之下,在道家看来是已经“乱”了。

如果说这个说法出自道家之口,自己一派总会高抬自己,所以不足为凭,那么我们还有儒家的说法。据《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曾经对比过“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任性自然。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是兴立人文、创设制度、谋用是作。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大同之世正是道家的理想,而小康之世则是儒家的追求。儒家之所以追求小康之世,不是因为觉得大同之世不如小康,而是因为孔子认为现实条件不足以实现。

当然,最主要的不是老子孔子这些人怎么说,而是实情如何。如果我们从整体上俯瞰百家,也会发现实际情况的确如先哲所说,道家的确是代表中国文化最本源的一个学派。当代学者也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由于此书并非学术论著,为了行文的简练就不做引用了。

一、道家与儒家

所谓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虽然颇有可能是杜撰,但是,儒家思想不能涵盖道家,而道家的思想能用来解释儒家,则是确实的。在思想本身的逻辑上,我把儒家看作是道家思想在具体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化。

儒家思想的基础是“仁”。“仁”是人本来就有的,只不过常被蒙蔽,只要能去除蒙蔽,发扬光大“仁”的精神,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从儒家角度看,“仁”已经是最基本的、不需要再分析的人性特质了,类似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而在道家看来,“仁”只是人的“天性”在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表现形式。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也就是说,在人不能自然地顺应“道”的时候,我们必须依靠“德”也就是人的积极品质。“德”虽然是积极品质,但是,已经是一种有些僵化的东西了。我们试举一个例子,有个人急需帮助,如果他遇到了一个有“道”的人,那个有道的人,不会去想,“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我应该帮助这个人”。只不过,这个情境下,自然有一个驱力让他很自然地做了某个事情,这个事情会对那个人有帮助。有道的人,没有去想为什么要帮助他,也没有“我帮助了他”的想法,甚至也不是因为有这样的性格,他就是那么一做,也没往心里去。而一个有“德”的人,遇到这个情境,则是因为他有“乐于助人”这样一个习惯和性格特点,所以,看到了有人需要帮助,也就去帮助了。这样的人,一定是“好人”,但是也有一点僵化,因为也许有的时候,做“不好的人”实际是更好的选择。不过,有德者也还是不错。而失去了“德”的人,帮助别人就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他必须心里对那个人产生了侧隐之心,才有可能帮助他。这个恻隐之心,就是“仁心”。如果我们要激起仁心才能帮助别人,那说明我们已经不是自动自发地助人了。有道的人,可以说是“无心”做事的人,他所做的事情都可以说是“无为”而做的。而儒家的仁人,则是有为的人。

儒家以“仁”为基础,建立伦理和道德体系,在道家看来,这是“道”不够完美的表现。我们大略可以用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来比喻,道仿佛是爱情,它是自然的,是流动的,是不拘泥于具体形态的;而儒家的仁义则如同婚姻,即使它是一个好的婚姻,也总包含了一种外在的束缚,而不是完全的内心的感情流动。但是,儒家毕竟是个“好的婚姻”,因为,仁也是来源于人性的自然趋向的,是有人性基础的。因此,儒家可以看作是,对那些不可能达到“得道”境界的人,不可能完全顺其自然地生活的人,提供一种生活的规则和方向。这个规则和方向,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要求和人性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所以基本符合绝大多数的情况。

只要是这样固定下来的伦理和道德体系,总归是多多少少会有不适合某个具体情境具体人的时候。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无可指责的。这就像我们说起爱情时,会说它是“不可说”的,因为不论多么善于表达的人,他说出来的那些话,都不可能完全展现出他在爱情中的感受。同样,不论多么优秀的人,即使他如同孔子一样伟大,他的体系也不可能完全符合“道”。但是,我们依旧允许爱人去写情诗,而一个社会也需要有人给出一个可以供大家使用的伦理和道德体系。

从孔子和一些看起来明显属于道家的隐者的互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内心中并非不同意他们的基本见解,只不过孔子知道在他所处的已经“礼崩乐坏”的时代,政治文化上的目标都只能按照现实能够达到的去设计。所以,孔子提出不同于道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在孔子看来,也许也是一种不得已。

二、道家与法家

司马迁说:“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法家之本是道家,这一点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

那么法家在哪些方面继承了道家呢?冯友兰认为:“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比如韩非说,君主应如“旧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也就是说,君主自己不需要有作为,而应该让下属去作为,才是最称职的君主。君主如果有为于一个方面,就必然有所偏倚于这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会有所忽略。这和《庄子》中的说法很类似:“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庄子·天道》)

但我不同意,我觉得“无为”并非法家的观念,相反在本质上,法家是非常有为的。法家的精神是人定胜天,要积极进取,这完全不是什么无为的态度。法家要求君主“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的确是受到了道家“无为则无不为”思想的影响。从道家那里学习,法家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君主不守自己的本分,运用智力去做不该自己做的事情,则会干扰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如果君主的“私人感情”影响到了他的判断,则更是一种负累。因此,法家在实用技术层面,要求君主避免自己的这些行为,以避免对“法”的消极影响。

汉初名相陈平的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叫做“不以智累心”。汉文帝问陈平,天下每年处死多少犯人,收入多少钱粮。陈平回答说:“各有主管的人。如果问刑罚上的事情,可以问廷尉,如果问钱粮,可以问内吏。”如果一个丞相这些事情都直接管,那就是以智累心了,而聪明的丞相不会这样做,他只需要管好大臣就可以,这些事情都不累心。

“不以私累己”则有更多的例子,两千多年来,正直的大臣们一直要求君主公正无私,即使是皇亲国戚、受宠的重臣,犯了法也应该一样惩罚。即使是君主很厌恶的人,有了功劳也该同样奖励。这也就是韩非所说的“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

我们看到,道家的无为,是顺应自然,顺应大道;而法家的所谓“无为”,是顺应“法”,如果这个法是合乎道的,我们固然可以说道家和法家在这一点上一致,但是如果这个法本身就并非合乎道,则法家和道家所说所做就完全是不同的事情。虽然,法家吸纳了道家的一些技术层面的皮毛,但是并没有得到道家的根本。反过来说就是,虽然法家并没有真正理解道家精髓,但是也吸收了道家的一些皮毛,用于政治,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不仅如此,还有一点是法家并非只用“法”,有时候他还用“术”,而在用术的时候,法家理想的君主是不应该“无为”的。“术”本身就是有为,就必须有私心,大公无私、坦坦荡荡是无法玩弄权术的。

法家用的“术”,也是源于道家。道家对自然之道的探索,法家人物学习后则成为权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道家的发现,但是法家则用为权术。

如果刚好一个君主是达到了道家最高境界的真人,或者至少是达到儒家最高境界的圣人,如果他确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合乎道的法,如果他使用权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是为了亲友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大众的公益,那么,法家的思想也可以使社会异常美好。但是,实际上皇帝远远不可能如此,甚至就是技术层面的似乎公正,也往往做不到。皇帝做不到,而官吏也绝大多数做不到。

从前有个官员喜欢吃鱼,但是从来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他说:“我如果接受了送的鱼,就可能会做事不公平,以后被罢了官,那不但没有人送鱼,自己也买不起鱼了。”这就是法家式的公正无私。但是,多数官员和皇帝连这个都做不到。最近新闻报道了一个贪官,把当地水利工程分包给他的多个情妇,造成超支1个多亿,最后被告发。这即使是在我所鄙视的法家,也是认为不智的行为,但是这类事情却恰恰最常见于中国历史。

因此,法家也来源于道家,但是只学会了道家的皮毛,却失去了道家的精神。

三、道家与墨家、名家等各家

说道家是中华文化之本,似乎暗示说墨家也是源于道家,但是也许墨家并非如此。墨家的出发点是“兼爱”,也就是我们应该爱一切人,理由是“天”和“鬼”(名为鬼,实际意思是现在所说的神)要我们相爱。这固然可以说也类似于道家的“慈”,但是我们却看不出兼爱是否直接来源于“慈”。当然,由于墨家出现比道家要晚很多,所以墨子多少受到了道家的一些影响,也是可能的事情。而墨家的其他观点,都是在兼爱原则下,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实用原则而已,这些原则和道家的原则也颇为类似。比如墨家提倡节用、节葬,就颇为类似道家所说的“俭”;而墨家在军事学上强调防守而非进攻,有人认为也符合道家“不敢为天下先”的训导。不过在我看来,道家的“俭”,意思比墨家的节俭要更丰富。举一个例子,一个武术高手的招式中,不会有一点不必要的动作,能用省力的方式就不用费力的方式,这就是在用力气上的“俭”。正是这样的俭,使得道家思想指导下的太极拳可以“四两拨千斤”。即使这个高手的力气还有富裕,也不轻用其锋。道家的这个“俭”是一种智慧,而墨家的节俭,则是考虑到大家节俭的习惯形成了,就可以节约物资,也就不需要发动战争互相争夺了——是出于一种爱心。同样,道家的不敢为天下先,不仅是一种不愿和人争先的态度,也还是“后其身而身先”的智慧,而墨家的军事学绝不先发制人,是因为墨家不喜战争,只在不得已时,才进行防御作战。墨家并不重视理论,因此也看不出墨家在理论上和道家有什么关系。因此,我们不能证明墨家是道家中演变出来的,至多我们说墨家和道家是相容的。不过,墨家思想大致不出道家范围,这个说法应该还是基本立得住的。

名家和道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庄子和惠施的故事为例,是一种相互砥砺的关系。道家强调逻辑、语言的有限性,强调对这些东西的超越,而名家则相反浸淫于逻辑和语言之中。道家思想不会绝对否认逻辑和语言有相对性的价值,也就是说有时候也有用,只不过道家认为这些东西并不足以达到最后的真理而已。

阴阳家固然以巫术为根源,但是更是大量传承了道家的思想,因此也可以看作道家传人。道家宇宙观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可以说就是从无形之道生出的两个最基本的形(而还没有质)。阴阳变化之法则,当然是道的运行法则的具体体现。例如,阴尽则阳生,阳尽则阴生,就是道家所谓的“物极必反”的体现。另外,道家对养生之道的精湛的理解,也是后代阴阳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再说兵家纵横家,其策略机谋,无不是运用了道家提出的原则。许多道家人物本身也是优秀军事家。比如黄帝、力牧、风后、封胡、伊尹、姜太公、管仲、鹊冠子、文种、范蠡诸人,据说都有军事著作。其中有些人的战功现在已经没有证据了,但是至少黄帝、姜太公、管仲、文种、范蠡等的军事成就是有历史记载的。道家由于对万物之道有深刻理解,在战争中善于捕捉战机、发现形势转变的要点、用最适当的方式引导战局,而又有最从容的心态,当然最容易成为优秀的军事家。《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无不源于道家思想,例如避实就虚的战斗方式,和道家“庖丁解牛”时绝对不硬砍而随着牛的关节缝隙来用刀的方式,实际是完全一致的。同样,纵横家的政治权术,什么欲擒故纵之类的策略,也都是具体应用道家的原则和智慧。只不过,兵家和纵横家都是具体的应用技术,而不像道家是宇宙观人生观等全面的知识、伦理和道德体系。道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合乎道的人生,也会关心什么时候不得不战斗,或者不得不进行政治斗争,而兵家和纵横家则只是告诉我们如何战斗和政治斗争,并不涉及战争和政治斗争的终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道家包容着兵家和纵横家,而后者只是道家思想的应用。

除此之外,在中医、文学、艺术等文化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道家的影响。即使是喝一杯茶,也有所谓的茶道。西方人在天热的时候吃冰激淋,用冷的食物对抗热的气温;而中国人的精神则相反,在热天也许反而需要喝热的茶,物极必反,热茶疏导了人的散热渠道,反而使我们感到凉爽,这就是生活中的道家。随着茶、酒、食物以及其他种种,道家的精神已经融化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了。

四、道家之败坏

道家智慧幽深,为先秦其他各家所不及,如同明镜,照世间万事万物人心人情,历历在目。得到了道家思想的一鳞半爪,已经可以纵横天下、少有敌手了。真正得到了道家思想精髓的人,深知人生的幸福来源于内心而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因而往往不屑于追名逐利。反倒是那些得到一鳞半爪的人,功利之心未泯,而又有了战胜别人的利器,因此会借助从道家学会的方法追求地位权势,而且往往大获成功。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不幸的结果,就是道家的真传隐而不彰,而用了道家的一点东西,但是动机却不纯正的那些人,往往反而有更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则道家的一些思想被这些人逐渐败坏,成为了负性的权术和阴谋,使得中国人中,滑头、狡诈、阴险等特点逐渐增加。

例如,道家主张“爱其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在道家本意,“身”的意思不止是身体,而是约略等于现代语言中的“自己”,所以“爱其身”的意思大致是“自爱”,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地爱人,自爱的人才能珍惜自己而自尊自重,也才是那种可以把天下大任托付给他的人。因此,“爱身”的意义并非只是爱自己的身体,更不是自私自利而已。但流传到后世,道家的思想被一些官场混混所袭用后,“爱身”就退化为了纯粹的“自我保护”,成为在官场上遇到危机时,官场混混只顾保护自己而不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理论基础。“明哲保身”的意思,也演变为“遇到事情,宁愿退缩,宁愿不负责任,也要保护自己”这样一种怯懦的态度。因此,似乎是继承道家的那些人,形成了一种只知道自我保护、蝇营狗苟的做事方针,这也成为了中国官场堕落的一个助缘,成为了中国人民族性堕落的一个助缘。

物极必反、见微知著等道家智慧,也都首先被用于官场,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些官场政客的心态,并非如道家人物那样超脱旷达,相反都是狭隘而势利的。道家的智慧被这些人所使用,则形成了一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氛围。长期浸染于这样的氛围中,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奸诈阴险,而这样的氛围逐渐扩展到全社会,贻害中国人至今。

五、道家之未来

道家是中国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虽被尘封两千载,如蓬头垢面之少女,一旦用清溪之水洗洗,荡涤了污垢,则如姑射仙人般光艳照人。

道家精神的核心,是清静无为。“无为”这个词颇容易被误解,当作一种消极的不行动的态度,而实际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只是不要刻意强求,不要违逆自然而作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用最小的行动,赢得最大的效果,庖丁解牛的寓言是对“无为”最简单明确的注解。

“无为”是东方最独特的精神,和西方主流精神是不同的。现在西方主流的精神,依旧是积极进取。进化和进步依旧是西方主流所服膺的神话。追求进步的精神,固然能带来生机勃勃的驱动力,能成为一个社会欣欣向荣的动力来源,但是如果人类缺少“无为”精神去平衡,则这样一种态度也有问题。如果我们的进步不是无为的而是有为的,就意味着总会多多少少和事物本身的“道”有所不一致,意味着总有一些刻意扭转自然趋势的行动,而这个行动必然多多少少会激起反弹。